因为这不同于涿鹿区的政策,是朝廷让他们在议会表决的。
自己一介小民,能真的反对朝廷吗?
所以一些议员,陡然沉默起来。
不过那些被朝廷指定议员资格的致仕官员,对此倒没有心理负担。
他们别说反对朝廷的决议,就是当着皇帝的面,都有人敢把唾沫星子喷出来。
就算他们的议员资格是朝廷指定的,他们反对起来也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但是在银圆券这件事情上,他们是不会反对的。因为朝廷有意给致仕官员,银圆券作退休金。
这让他们心中,对此很是期盼:
“皇上还是记着我们这些有功之臣的。”
“如果银圆券真像银币一样值钱,我们以后就也有俸禄了。”
“希望户部的人,不要把银圆券变成宝钞。”
如今银圆券的行量不够大,所以只是给留在京城的致仕官员按品级一成退休金。但是将来银圆券行多了,这项政策就有可能推行到顺天府、北直隶、甚至大明各地。
他们这些官员致仕后的生活,也会得到保障。这让他们心中,自内心地认为当今皇帝是明君。
就是担心户部官员会把这项政策执行坏,银圆券以后会变成宝钞一般。
另一位致仕官员看着银圆券行的细则,说道:
“银圆券能用来交税,怎么也比宝钞强。”
“而且它也不是户部行,是内廷、外廷、国会一起组成的金储会。”
“户部那些蠹虫就算想使坏,也没那个能力。”
做过官员的他们,对户部官吏普遍是不信任。
对于内廷的信任度则要高一点,因为就算太监贪污,官司打到皇帝面前也总会有个说法。尤其是当今皇帝铲除了阉党,万不会容忍太监败坏名声。
但他们信任金储会的原因,还因为金储会九个委员席位,国会占了三个。
以后他们有可能进入国会金融委员会任职,作为代表进驻金储会。
这让他们觉得,金储会是值得信赖的。由它行银圆券,能避免户部官员肆意妄为。
在这些人的解释下,很多议员对国会能参与的金储会,有了一点信任。
尤其是那些不敢反对朝廷政策的议员,更是心安理得地投了赞成票。
盐业改革和银圆券行两件事,都在涿鹿区议会获得了通过。
不过相比盐业改革、用盐税代替辽饷的九成以上赞成率,银圆券行的赞成率,只是堪堪过半而已。
并且银元兑换券的名字,也被明确为银币兑换券,可用于兑换各种面值的银币,能够等额兑换。
并进一步规定现在行的是辅币,正式称呼是辅币券——
不允许用“銀圓”二字,和当前使用的“壹圓銀幣”相混淆。
辅币的面值也被定为一厘、五厘、一分、五分、十分。
其中十分辅币明确注明等于一角,可兑换一角银币。
十张面值十分的辅币,或者其它凑够一百分、一千厘的辅币,可兑换一个银元。
二厘、二分被去掉,就像二角银币不怎么受欢迎一样。这个面值在生活中并不常用,被一些议员建议取消,减少民众需要辨认的货币——
毕竟大明还有很多人不识字,多个不常用的二角,对他们来说就是增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