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荒天下腹地。
学塾门口,在听完周密那句‘清算’之后,年轻人心头震动,默然不语。
贾生之想,竟是如此极端。
这本太平十二策,他是知道个大概意思的,之所以不被文庙采纳,主要还是隐患太大,与儒家思想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自然是可以平天下,甚至能维持上百年的太平盛世,但却会留下根源性的腐烂。
像是一棵茁壮青树,树冠枝叶被稍许虫蚁啃噬,无伤大雅,可要是底部根茎溃烂,哪怕表面看起来依旧青翠,倒塌却是迟早的事。
中土文庙,万年以来,虽然制定了许多规矩,但其实相比于其他几座人间,约束力最小。
青冥天下,整座人间都是道观,其余法统都不被允许,而那莲花天下,处处皆是佛国,与前者无甚差别。
只有浩然天下,容纳诸子百家。
这也就是为什么,白玉京的倒悬山,可以待在浩然南海,为什么桐叶洲,会有一个道门太平山。
不说别的,宁远曾去过的东宝瓶洲,道门一脉就有神诰宗,还是一洲执牛耳的大势力。
此外还有兵家的两座祖庭,风雪庙与真武山。
这搁在莲花与青冥,是不可能会出现的。
儒家放权天下,容纳任何道统,规矩里面,大多数只约束人心,只有对那些动辄搬山倒海的大修士,才会管束过多。
认真来说,浩然那边的山下,那些个凡夫俗子,得了最大的自由,而上五境大修士,特别是飞升境,则被死死限制。
飞升境大修士,若是要离开自家道场,跨州远游之前,都需要与当地的天幕圣人‘报备’。
飞升境修士的破坏力太大,儒家也对此类修士专门制定了一套规矩,只要离开本洲,都需要提前请示文庙。
历史上就出过不少例子,浩然流霞洲曾有一名飞升境修士,闭关千余年,大限将至,不得突破,走了歪路。
也就是世人所说的‘走火入魔’,堕入歪门邪道,自知必死无疑之下,开始修炼一些个‘魔功’。
屠戮一宗上下数千人,饮血增寿,人性彻底丧失,在被儒家圣人斩杀之前,丧心病狂,连破十三城,杀尽千万人。
教训惨痛,也是自那时起,浩然天下的山上,又增添了不少规矩。
也是天幕圣人的主要职责之一,盯梢辖境内的上五境大修士。
甚至还得时不时登门拜访,看看这些大修士里,有没有哪个修炼出了岔子,免得将来祸事发生。
归根结底,儒家对于山下的约束较为松散,想要给凡人尽可能多的自由。
而对于山巅修士,则是条条框框。
规矩如剑,高悬头顶。
于是万年之后,山上山下,都是人心向下的场景,更是大有一去不还的架势。
而贾生的太平十二策,则是彻底背道而驰,要让大修士获得最大的自由,让凡夫俗子,毫无自由。
区分三六九等,修士就是‘高人一等’。
如此理念,极端吗?
当然极端。
但周密却说,还有第十三策,清算。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不少推测,但宁远还是不太能肯定,他看向眼前的读书人。
“周先生,如何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