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也参与了,回来兴致勃勃的一说……沈昼锦就知道坏了。皇上麻烦等于没有麻烦其实知识是可以普及的,或者说知识普及,本来就在她的计划之中。可现在不知道他们写了什么,有没有提到别的事情。主要是她没想到这伙文学青年动作这么迅速,马上就要过年了,要不要这么加班加点,一会儿没顾上就把活儿干了。沈昼锦赶紧拿了纸笔出来,跟太子道:“你写写,你们的信是什么内容的?”太子道:“我们各写各的啊,只把重要的事情写清楚,其它各写各的。”沈昼锦对太子的政治敏感度也是绝望了,道:“别人的你全都没看?”太子道:“看了几个。”沈昼锦直接道:“你背背。”太子就背了几个,一边背,他还问她:“是有什么不妥吗?或者你直接说,哪里不妥,我回忆回忆,有没有人提到。”沈昼锦叹道:“不用说了,我已经听到了。发放药包、喷药什么的。”太子道:“可这些不都是治跳蚤必备的吗?”“是倒是,”沈昼锦给他解释:“可是,你总听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跳蚤会传病,为什么中州治跳蚤别处不治?为什么中州发药包别处不发?为什么中州喷药别处不喷?我们这儿也有跳蚤啊,是上位者不在乎我们的死活吗?包括中州的人也会疑惑,得到这样的特殊待遇,是因为这边要有什么病吗?周边的州县也会着急,跳蚤老鼠会不会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也需要药包喷药啊!”太子沉默了。沈昼锦安慰他:“也无所谓了,反正这种事情,是你爹去烦心,又不关我们的事,我回头把药方和这边的防疫举措什么的,写个折子报上去就行了。”太子道:“那别处,不能也这样做一下吗?让当地官府去做?”沈昼锦:“……”她看了他半晌,坐下来道:“来,我简单给你算算。一个下县,以五百户来核算,成本有:是不是都在糊弄朕沈昼锦的想法是,在要点不变的情形下,每个地方都可以进行修改,加一些本地的土话,然后由各地的县太爷和文会,去找戏班子在本地传唱。让他们修改,主要是让大家更有积极性。毕竟本地的文人,本来就属于跟本地联系最紧密,跟百姓都沾亲带故,又隐隐权威的那一拨人……但又不能过度修改,因为这些半成不成的文人,在这种事情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忍不住炫技。一旦被他们搞成了炫技,卖弄文笔,硬加典故这样,百姓就听不懂了。而这种方式,又不好太硬性的去要求他们,所以,太子需要先写出这么一版,就要文笔极其浅显,风格极其鲜明,极为接地气,明明土到爆,却又好到爆的一篇来,给他们打样。要知道,如今的文坛,是不流行土味文章的,所以你必须文才足够好,才能吸引到尽量多的人,引领起新的潮流。沈昼锦详细说了,太子缓缓点头。霍凌绝慢慢走过来,道:“为何不做成倡议书这样?有人出面倡议,号召文人帮忙?”沈昼锦道:“我想过,可是谁能做这个倡议人?‘但求’的名气还不够大,所以若是‘但求’来倡议,那其实跟直接做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