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说长得像,这么坚持。
加上同样是洪武十五年那一年,那一月。
这天下就没这么巧合的事情。
最为主要的,当朱英苏醒的时候,他可是细皮嫩肉的,这根本不是寻常人家能够培养出来。
所以他才会派人去京师里寻身世。
周边的一些村落,小镇都直接无视了。
“老爷子调查我的事情,锦衣卫肯定知道,我去找他们要个驿站的通行文书,当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
朱英并非迂腐之人,早在草原上打拼的时候,就常用狐假虎威,借力打力的套路。
现在虽然自己的身份,还存在被质疑,甚至老爷子都无法公布的情况。
但锦衣卫那边,自己若是想去办点事情,应当是很简单的。
想清楚了,朱英也不犹豫。
没有带张伯,独自出门而去,前往锦衣卫衙门。
毕竟有些事情目前来说,知道人还是越少越好。
此时正是申时,便是下午三点多时候。
京师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然朱英看向这些行人的时候,眼神已然变了味道。
这些人,日后当有可能是我的子民呀。,!
已经老了,元末出生,今年的姚广孝,已经五十七岁了。
这在如今的大明,可以说是已经超过了平均的寿命。
如今大明人均寿命不到五十,五十七岁的姚广孝,已然算得上是高寿了。
而他如今,籍籍无名,尚未成事。
大明皇帝朱元璋活着的每一天,他姚广孝就翻不起任何的风浪,整个大明,也没有谁能够翻得起任何风浪。
哪怕是他全部希望寄托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的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心思。
如此高寿的姚广孝,不停的在京师布局,联络他人,孜孜不倦。
便是因为,他要跟朱元璋进行寿命上的赛跑。
他更是想告诉朱元璋,你不用我,是你的损失。
这话,估计就是姚广孝,最想在地下和朱元璋见面后,想说的话了。
不过现在嘛,嘿嘿。
还是去海外发光发热吧,也一样能青史留名呢。
想到这里,朱英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要是燕王朱棣知道,若是没有我,日后他照样能当上这大明帝国皇帝,会不会有种特别开心的感觉呢。”
“我可不是朱允炆,躺平都能赢的局,还能玩垮了。真就成了古往今来最大的笑柄。”
“史上唯一藩王造反成功的,也就朱棣这么一位吧,真有意思,还是在朱元璋给扫除所有障碍之后。”
朱元璋给在朱允炆安排皇位的时候,可不仅仅对于淮西武将集团的清扫。
各大藩王,边疆九大塞王。
对于他们的军权,同样有着很大的限制。
不管是粮饷,还是各方面都有掣肘。
亲王能够直接统属的军队,顶多只有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