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恰同学少年第章爆炸,秘密基地()得益于王东来的表现,所以韩明倒是对王东来少了很多的提防。
在研究所里面,很多的文件都对王东来不设防。
只要王东来想看,韩明都会满足。
当然了,王东来也懂得分寸,并没有去看那些涉及关键技术的核心材料。
他来参观学习的目的从始至终就很简单,那就是对整个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毕竟,他走的是民营航天火箭路线。
如果技术出现雷同,或者是涉及技术专利侵权的话,那才是大问题。
韩明对于王东来的识相也很满意。
倒也不是他不近人情,而是他现在正承接研火箭动机的任务。
我国的航天展计划都是提前做好的,所以有些工作都是提前都安排好了。
韩明此时手中的任务,就是为了长征系列火箭射而做的准备。
因为每一次射的目的不同,所以对于火箭也有不同的要求。
同样的,也会体现在火箭动机上面。
我国的航天技术起步晚,落后西方的比较多,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追赶上来,采用的办法就是小步快走。
靠着快迭代,才能一点点提升技术。
所以,对于韩明来说,他的任务很重,根本禁不起耽搁。
要不是程力出面,并且还给看了上面的通知,加上王东来又是国际知名数学家,对于他的研究工作还有一点帮助,不然的话,韩明说什么都不会答应让给王东来加入。
现在这样,在韩明看来就已经很好了。
接下来的时间。
韩明带着自己的团队废寝忘食的搞着研究,而王东来就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学习着。
就和王东来之前说的那样,只带着耳朵和眼睛过来,只看只听少说不做。
遇到问题的时候,王东来也会在韩明不忙碌的时候进行提问。
韩明并没有哄骗王东来,遇到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藏私,而是认真详细地讲述。
不得不说,在学习了几天之后,王东来越感觉到自己来对了。
要是不来的话,他还真的不知道火箭动机里面还有这么多的窍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研究所的短短几天,王东来所收获的东西要远远过同样的时间去看资料。
毕竟有些东西,资料里会记载,但是有的并不会记载。
而偏偏就是这些不记载的东西,才是核心。
人类的认知也只是达到了原子阶段。
在微观层次,还有很多地方都做不到。
所以,说是火箭动机精密度很高,实际上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领悟这一点之后,王东来的心里就浮现出一个词。
工业怯魅!
一边学习,王东来一边也在心里不断琢磨自己的火箭动机设计。
他之前和韩明说到的全流量燃烧动机并不是胡乱说的。
而是他真的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