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知道棠国打输了,需要议和,从来没有想过死人的事。可是,打仗怎么会不死人呢?直到今天郑婵说了这句话,她才想到月国攻下十二城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她担忧地说:&ldo;那余下的人怎么办?他们本来是棠国人,现在却落到月国的手里,会是什么后果?&rdo;
&ldo;他们应该会有办法吧。&rdo;郑婵沉默了一会儿,说。
&ldo;毕竟死了许多人呀。&rdo;沈朝元不知道也还罢了,知道便无法轻易放下。
郑婵道:&ldo;殿下,这是打仗,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呢?&rdo;她反过来安慰起沈朝元。
可沈朝元总觉得她想说的话并不是这一句。
她问:&ldo;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想要对我说?&rdo;
郑婵迅速摇头,她的表情很平静:&ldo;没有,奴婢已经把知道的全部都告诉您了。&rdo;
&ldo;可是我觉得你没有说完。&rdo;
&ldo;已经说完了。&rdo;郑婵认真地回答她。
沈朝元却依旧摇头,&ldo;不对,你一定还有话藏着。&rdo;
&ldo;……&rdo;
&ldo;郑婵。&rdo;沈朝元执着地说,&ldo;你难道已经忘记上次是怎么答应我的吗?你说过再也不会对我隐瞒了,这是你亲口承诺过的事,难道你这么快就不认了吗?&rdo;
郑婵惴惴地说:&ldo;殿下,奴婢这一次隐瞒是为了您好。&rdo;
&ldo;这话可不一定,如果你不说我就什么都不知道,对我好不好难道不是我自己最清楚吗?如果你不告诉我,我就永远都不知道,如果哪天我因此吃亏,岂不是太冤枉了?你先告诉我,是好是坏应该由我自己来判断,而不是你。&rdo;沈朝元道。
这话对郑婵隐隐有些触动。
她犹豫着,但犹豫不止。
郑婵说:&ldo;可是奴婢希望您不知道,您即将去月国,不知道这些您才能过得好。&rdo;
&ldo;什么?这件事跟月国有关?&rdo;沈朝元立刻说,&ldo;那你就非说不可了。&rdo;
&ldo;如果您知道,就不可能再忘记。&rdo;
&ldo;那我也不会怪你,到底怎么回事。&rdo;沈朝元的语气渐渐严厉。
郑婵无奈地说:&ldo;奴婢不愿意说,是有苦衷的。您这次去月国是去侍奉月王,如果您在他面前表现出对马凉的不悦,奴婢怕您会开罪于他。&rdo;她不希望沈朝元知道这些,她希望沈朝元一无所知地去。马凉对月王很重要,一个妃子和一个名将孰轻孰重?月王一定知道。而沈朝元并不是一个能保守秘密的人,如果她透露出对马凉的不满,她在月国一定会过得很痛苦,这是毋庸置疑的。
就此,郑婵宁肯沈朝元做一个无知可怜却足以安稳活下去的人。
但显然沈朝元自己不愿意。
&ldo;告诉我。&rdo;她强调,&ldo;我想知道。&rdo;
她的决心令郑婵无法说出拒绝的话。
郑婵苦心冥想,终究缓缓说出了这个消息。在马凉攻下的十二座城里,有五座城顽抗到最后直到守城将领身亡,对这五座城,马凉统统下达了屠城的指令,不论男女老幼,数百万平民,尽皆死在月国士兵的屠刀下。
即使郑婵早就得知这个消息,当她再说出口,却依旧忍不住浑身颤抖。
她想起晋国里所有她认得的,却没来得及跟着晋王一起逃离晋国的人。
他们要么死去了,要么活得生不如死。
月国对自己兼并的小国,从来不会抱有任何温和态度,要么做附庸,要么做奴隶。这是一个典型的糙原之国,他们不懂得容纳,只侵略。他们不懂经营,生存的方法是攻下一处处新土地,将敌人杀光或蓄奴,用获得的土地来养牛羊。郑婵第一次听说这故事时,还是小孩的时候,那时的月国不是现在的月国,但他们的事迹依旧令郑婵疑惑又惊讶。
沈朝元良久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