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鬼故事民间灵异事件 > 第73章 叶生(第2页)

第73章 叶生(第2页)

许久,叶生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大人,此事太过离奇,我……我实在不知如何是好。若不是大人的知遇之恩,我叶生早已在绝望中沉沦。只是这魂魄参加科举,一旦被发现,不仅我前功尽弃,还恐会连累大人。”

丁县令上前一步,拍了拍叶生的肩膀,虽触不到实体,却满含力量:“叶生,你无需担忧。我相信你的才华,定能瞒过众人。若真有变故,我丁某也愿与你一同承担。”

叶生望着丁县令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他咬了咬牙,下定决心:“承蒙大人如此厚爱,叶生愿一试,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想再留下遗憾。”

考试那日,天色微亮,晨光熹微。叶生的魂魄静静等待在考场外,不远处,一位年轻考生正紧张地整理着考具。叶生深吸一口气,缓缓飘向那考生,融入他的身体。

考生只觉脑海中多了一些莫名的思绪,却并未察觉异样,随着人流走进考场。考场上,气氛凝重,考生们都在奋笔疾书。叶生控制着考生的身体,拿起笔,思绪如泉涌。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多年苦读的画面,那些诗词典故、治国方略,此刻都信手拈来。

他的笔下如有神助,文采斐然。文章开篇,便以一句精妙的引语吸引考官的目光:“夫才者,国之栋梁也,如星辰耀于暗夜,似江河润于苍生。”接着,他从民生疾苦切入,深刻剖析了当下社会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改革措施。他的论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考官们在阅卷时,被这篇文章深深吸引。一位考官不禁拍案叫绝:“此文章辞优美,见解深刻,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定是心怀天下、饱读诗书之人。”其他考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路过关斩将,叶生凭借着卓越的才学,最终高中举人。喜讯传来,整个县城都沸腾了。丁县令收到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快步走进书房,对着空气说道:“叶生,你高中了!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叶生的魂魄缓缓浮现,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眼中却也含着一丝泪光:“大人,若不是您的鼓励与帮助,叶生绝无今日。这份恩情,叶生铭记于心。”

然而,好景不长。叶生毕竟是魂魄之身,长久地停留世间,与尘世的气息相互抵触,让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原本清晰的轮廓开始变得模糊。

丁县令看着叶生的模样,心中满是担忧与不舍。他四处寻找方法,希望能帮助叶生。他拜访了城中的道士、僧人,向他们请教留住魂魄的方法,可得到的答案却都不尽人意。

叶生察觉到丁县令的努力,心中十分感动。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对丁县令说:“大人,您不必再为我费心了。能实现科举高中的心愿,我已心满意足。这一切,都多亏了您。”

丁县令紧紧握住叶生的手,虽然触不到,但他的动作却充满了不舍:“叶生,我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离去。我一定会找到办法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生的魂魄愈发模糊,他的声音也变得微弱。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最后一次来到曾经的茅屋前,望着那熟悉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这里,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他与丁县令相遇的地方。

回到县衙,叶生用尽最后的力气,对丁县令说道:“大人,叶生要走了。承蒙您的厚爱,此生无以为报。愿您仕途顺遂,造福百姓。”

丁县令望着叶生逐渐消散的魂魄,泪水夺眶而出:“叶生,一路走好。你的才华和品德,我永远不会忘记。”

叶生的魂魄最终消散在空气中,可他的故事,却在这个县城里流传开来。人们感叹他的才华,也为他与丁县令之间的情谊所感动。而丁县令,在叶生离去后,更加勤勉地工作,将叶生的理想与抱负,融入到自己的为官生涯中。

魂归故里,遗梦人间

叶生的魂魄愈发稀薄,身形在风中摇摇欲坠,每一次飘荡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深知,自己在这世间的时间已然不多,于是,一个强烈的念头在他心中涌起——回家乡看看,与家人做最后的告别。

他飘到丁县令的书房,此时的丁县令正在为政务忙碌,眉头紧锁,专注地审阅着公文。叶生轻声开口,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的烛火:“大人……”丁县令猛地抬起头,四处张望,一眼便捕捉到了叶生愈发虚幻的身影。看到叶生的模样,丁县令心中一紧,眼眶瞬间湿润。

叶生道出了自己的心愿,丁县令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叶生,你放心,我陪你走这一趟。”说罢,丁县令放下手中的公务,命人备马,与叶生一同踏上了回乡之路。

一路上,秋风瑟瑟,枯黄的树叶在风中飘零,仿佛是叶生即将消逝的生命。叶生坐在马上,魂魄依附在马背上,看着沿途熟悉又陌生的风景,那些儿时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曾经在田野间奔跑嬉戏,在私塾里诵读诗书,那时的他,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可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终于,他们来到了叶生的家乡。村口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可村里的房屋却显得更加破旧。叶生飘进自家的院子,屋内昏暗无光,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他的父母,两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正坐在屋内,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沧桑。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老人缓缓起身,走到门口。当他们看到叶生的那一刻,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被疑惑所取代。叶生的母亲颤抖着声音喊道:“生儿,真的是你吗?你……你怎么回来了?”

叶生走上前,跪在父母面前,泪水夺眶而出,可他的泪水却无法滴落,只是在眼眶中打转,化作一缕淡淡的水汽。他将自己离世后的遭遇,与丁县令的相识相知,以及科举高中的事情,一一向父母诉说。父母听着,悲痛欲绝,母亲瘫倒在地,父亲则老泪纵横,双手颤抖地抚摸着叶生,却只能触碰到冰冷的空气。

叶生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重重地触碰到地面,每一下都饱含着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激与不舍。“爹,娘,孩儿不孝,不能在你们身边尽孝了。”他的声音哽咽,带着无尽的悲痛。

告别了父母,叶生来到了自己的坟前。那座孤坟静静地立在田野边,周围长满了杂草。看着自己的归宿,叶生心中感慨万千。多年来,他为了科举梦想,日夜苦读,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却从未放弃。如今,梦想终于实现,可他却再也无法以肉身感受这份荣耀,只能以魂魄的形式,站在这坟前,看着自己的一生落幕。

“我叶生,一生追逐功名,如今高中,却成了这般模样。”他喃喃自语,声音在风中飘散。“但我不后悔,至少,我曾为梦想努力过,也遇到了丁大人这样的知己。”

回到丁县令身边,叶生的魂魄已经虚弱到了极点,他的身形几乎透明,随时都可能消散。他看着丁县令,眼中满是感激与不舍:“承蒙大人厚爱,晚生心愿已了,如今该去了。大人的知遇之恩,叶生来世再报。”

丁县令眼中含泪,紧紧地盯着叶生,仿佛想要将他的模样刻在心底。“叶生,你放心地去吧。你的故事,我会让世人知晓。”

叶生的魂魄渐渐消散,化作一缕清风,消失在天际。他的离去,让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丁县令孤独地站在原地,望着叶生离去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开。

回到县城后,丁县令亲自为叶生挑选了一块上好的石碑,命工匠将叶生的事迹刻于其上。石碑立在县城的中心广场,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他们感叹叶生的才华,也为他坎坷的命运唏嘘不已。

叶生的故事,像一阵风,吹遍了淮阳的每一个角落。有人说,叶生是个可怜人,一生都在为科举奋斗,却在成功之时失去了生命;也有人说,叶生是个幸运儿,他虽命运多舛,但遇到了丁县令这样的伯乐,让他的才华得以展现。

而丁县令,在叶生离去后,更加勤勉地治理政务。他时常会想起与叶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在书房里的彻夜长谈,那些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叶生的才华和精神,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激励着他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

多年后,当人们再次提起叶生,他的故事依然被传颂着,成为了淮阳这片土地上一段永恒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永不放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