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南洋 南华 > 第二十八章台北(第2页)

第二十八章台北(第2页)

此次台北之行,沈冲只是想要结交一下他这个人,为未来布局,魏景蒙地位够高,认识了他,有助于他去接触台湾其他的高层人士。

大中华文化圈,向来以官本位著称,做任何事情,只要认识了正确的官僚,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商言商,是行不通的。

在沈冲计划的电影版图里,台湾是最先需要解决的地方,他要把台湾变成香港电影的后花园,类似于加拿大之于好莱坞。

90年代台湾资金大举入侵香港,很多人都误以为台湾早就是香港电影的后花园了,其实不然,在香港电影最为辉煌的八十年代里,其在台湾的平均市场占有率,不过才26%多一点,最高的一年也才40。3%,而外语片在台湾市场上的占有率,从未低于50%,九十年代后期,外语片在台湾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5%……

沈冲并没有摧毁台湾电影业的心思,恰恰相反,他需要让被“戒严令”蹂躏的一塌糊涂的台湾电影快速发展,台湾的人口基数和电影教育设施都比香港好的多,台湾电影发展的越好,香港可以吸收的人才就越多,他需要台湾除了输送林青霞,王祖贤等女明星之外,还要输送更多的幕后人才。

在8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席卷全球,电影资源的配置不再受国家-民族政权制约,一个地区电影业的终极竞争力,不是人才,不是产量,而是融资能力,只要香港保持压倒性的电影融资能力,就会如同长鲸吸水,把周围地区的人才和电影资源源源不断的吸走,台湾和香港同种同源,不会有所谓的“文化损耗”,两地的电影产业如果能融为一体,将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效应,所以沈冲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台湾电影圈,而不是一个贫瘠荒芜的废土。

魏景蒙曾经是台湾新闻局长,电影业就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沈冲可以通过他,接触现任的新闻局长宋楚鱼,宋楚鱼可是台湾的政治明星,在新闻局长的位置上也干了不少年,只要能影响他,就能影响台湾电影业。

沈冲洗了个澡,小睡了一会,然后在楼下的餐厅吃了点东西,等到六点多钟,张艾嘉就过来了。

同来的还有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瘦弱男,那极具辨识度的外形,沈冲想不认识都难。

果然是罗大佑……

金庸,徐克,罗大佑——小说,电影,音乐,沈冲前世青葱岁月里的三个流行文化启蒙大师。

想不到穿越后,第一个见到的是他!

“沈冲,是我在香港拍电影时候的投资人。”张艾嘉给两人相互介绍了一下,“罗大佑,音乐天才,我的好朋友,今晚就是他的音乐会。”

“你好。”沈冲连忙伸手示意。

罗大佑先是看了看张艾嘉,然后才和沈冲握手,“你好。”

“沈冲看到这一幕,不由的一笑,典型的宅男和女神,他客套道:“要不要先在这里吃点东西?”

“不用了,那边有吃的。”张艾嘉一摆手,说道:“走吧,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一路上,沈冲坐在车后座上,观察者张艾嘉和罗大佑。

罗大佑明显很迷恋张艾嘉,那表情眼神沈冲太熟悉了,宅男看女神都是那样子。

张艾嘉表面上很正常,不知道是因为女人特有的伪装天赋,还是她对罗大佑没感觉……

沈冲越看越觉得有趣。

他对张艾嘉的认知,大都来自于前世各种影像资料,当和真人接触之后,幻想中的形象和现实中的形象,相互冲突,重叠,融合……搞的沈冲自己都说不清楚对张艾嘉是一种什么感觉,很欣赏她,也有想要拥有她的冲动,但远远没有达到看到情敌就吃醋发飙的地步。

当前世的信息和现时的场面混杂在一起的时候,沈冲产生了一种看戏的八卦酱油党心态——哟,这两个家伙,当年的绯闻好像是真的。

但是等等,当年不就是现在么?

崩溃……

音乐派对是在一栋名叫“香颂室”的咖啡店里举办的,沈冲到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个人的样子,他一进门,扫了一圈,就不由的感慨,运气真好!(注2)

有句俗话,叫做“一命二运三风水”,命好,那什么都好,沈冲穿越而来,手握金手指,就是命好。

而运,运气,运道,对人的前途事业非常重要,最好的运气是什么?就是在一个行业爆发之前的刹那,恰到好处的进了那个圈子,进早了,做炮灰,进晚了,蛋糕分完了。

所以佛家有云:机缘可遇不可求。

这也是为什么“命”会排在“运”之前的缘故,对命好的人来说,别人求之不得的机缘,对他来说唾手可得……比如沈冲,他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爆发前,进了电影圈,迅速结识了一大群日后的名角,抢占了先机。

而今晚,他又进了另一个即将爆发的圈子——台湾现代流行音乐业。

用不着张艾嘉介绍,沈冲认出来了好几个人:人群中最显眼的那个,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位天王巨星刘文正,那个在角落里发呆的,是后来的滚石王牌潘越云……(注3)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