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南洋 南华 > 第二十八章台北(第3页)

第二十八章台北(第3页)

张艾嘉负责组织,她匆匆交代了几句话之后,就丢下沈冲去忙活了。

“真不简单,难怪能成为台湾流行音乐圈的大姐头。”

沈冲看张艾嘉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很快就把乱糟糟的场面变的井井有条,不由的感慨了一句。

他摸了一瓶啤酒,随便闲逛,凑在人堆里听人聊天,一会功夫,就收获了很多前世从没听过的小道八卦。

大约七点半,音乐会正式开始,罗大佑在台上,用钢琴伴奏,自弹自唱。

《闪亮的日子》,《痴痴的等》,《我们曾经年轻》,《歌》,《乡愁四韵》……

沈冲听了一会,就听出好几首熟悉的歌,对罗大佑的音乐才华敬佩不已,才不过二十四五岁,就有如此耀眼的成就,而沈冲前世这个年纪,还奋斗在网游第一线,一事无成。

在音乐会的休息时间,一位戴着眼镜,看上三十左右的女子走到沈冲旁边,搭讪道:“你觉得怎么样?”

“非常厉害。”沈冲由衷的说道:“他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歌手,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哦?”那女子追问了一句,“成就能有多高?”

“中国的鲍勃迪伦吧。”沈冲轻轻抿了一口啤酒,说道:“也许是约翰-列侬?”

那女子睁大眼睛,表达了一下惊讶,她指了指台上的罗大佑,问道:“你是他朋友?”

“不算是吧。”沈冲摇头,“今天第一次见,张艾嘉带我来的。”

那女子点头,说道:“我听她说过,你是香港来的那位电影老板?”

“是的。”沈冲拿起酒瓶,和她的杯子碰了一下,自我介绍道:“我叫沈冲。”

“陶晓清。”那女子又接了一句,“电台节目主持人。”(注4)

“我是个资本家。”沈冲晃着酒瓶,也补了一句。

陶晓清被逗的抿嘴一笑,说道:“你在国外留学过?”

“没有。”沈冲反问:“怎么了?”

“没什么,看你对西方音乐很熟的样子。”

“一点也不熟。”沈冲耸肩一笑,说道:“我只知道鲍勃-迪伦和约翰-列侬很有名,有名的肯定是好的,我觉得罗大佑未来也会像他们一样有名。”

“你可真风趣。”陶晓清大笑,过了一会,她又问道:“你既然是个资本家,又这么看好罗大佑,何不开个音乐公司,投资给他出唱片?”

“说实话,我很想这么做。”沈冲喝了一口酒,说道:“但是一来我不熟悉音乐行业,二来我的主要业务都在香港,在台湾开唱片公司,没人照看,风险太大。”

“可以合资嘛。”果然女人主动搭讪,都是有目的的,“我可以介绍几个想要做唱片公司的台湾人给你认识。

————————————————————————————

注1:这个女子叫陈薇,15岁就进了魏家,比魏景蒙小30多岁,魏景蒙去世后,她写过《魏三爷的女人》等回忆录,在台湾轰动一时。

注2:根据张艾嘉访谈,她曾在“香颂室”住过一段时间,举办过个很多音乐聚会。

注3:罗大佑的出道之作,是为刘文正的电影《闪亮的日子》写插曲,此处潘越云为凑热闹,读者不必在意。

注4:陶晓清是“台湾民歌之母”,台湾的校园民歌运动的推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