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梨将舂好的高粱粉筛过,去掉了粗糙的外皮,只留下最细腻的部分。她把筛好的高粱粉放在一边,准备用来做点心的外皮。她用手指轻轻触摸着粉末,感受着那种细腻而温柔的质感。
石臼太小,一碗米得分三次舂,等全部磨成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叶宵缝制门帘的进度也相当不错,这主要得益于门帘是在一块废旧的褥子上改制的,省去了不少麻烦。只是褥子比门的高度短了一截,叶宵需要在底部接上一段,再缝上一些重物,让门帘在风中不会飘起。
随着屋内光线变暗,叶宵的缝纫工作也变得更加费力,她低头专注于手中的活计,几乎要把头埋进膝盖上的棉布里。沈梨点燃了一根蜡烛凑近,光线突然变亮,叶宵抬头,这才意识到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她把针线插在一个布包上,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厚重的门帘被移到炕上,叶宵跳下炕,伸了个懒腰,又转了转脖子,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
“红豆应该冻得差不多了,我去拿进来。”沈梨披上外套,边说边打开门,迎着呼啸的寒风,快步走到屋外。她将装着红豆的搪瓷盆端进屋,搪瓷盆在外面冻久了,摸着像一块冻实的冰块一样凉,沈梨后悔没有戴着手套出去。
风似乎在和沈梨嬉戏,猛地将她身后的木门吹得“砰”地一声关上,那声响在小屋里回荡。
“泡了红豆吗?”叶宵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她对今晚的晚餐充满了好奇。
“嗯!晚上我们吃煎豆包!”沈梨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兴奋。
沈梨将锅刷洗干净。用冷水倒进装着红豆的搪瓷盆里,本来冻成一坨的红豆冰,边缘慢慢有了一些缓和的迹象。
随着锅里最后残留的水珠也被烧干,搪瓷盆的红豆冰坨边缘已经融化,沈梨轻松地将一整块红豆冰倒进锅里。然后一边用手指比量着,一边向锅里又添了一指节高度的水。
接着她从橱柜上方的置物架上拿下糖罐子,满满地舀了三大勺绵白糖倒进锅里。
“为什么要将红豆冻起来?”叶宵看着锅里被冻成冰坨坨的红豆因为加热一点点溶解,不解地问道。
“豆子被冻过会更容易烂熟,也更容易起沙。”沈梨解释道,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仿佛在说:“这可是我的独门秘籍。”
“原来如此……”叶宵在心里默默记录知识点。
灶火旺盛,煮着红豆的锅很快就沸腾了,沈梨不再向灶膛里添柴,她知道火如果太急,红豆很容易糊掉。她小心翼翼地调节着火候,让红豆在锅里慢慢地翻滚,直至灶火完全熄灭。
凭着直觉又闷了一会,沈打开了锅盖。
红豆的香味开始在小屋里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温暖而甜蜜的香气。在锅里余温的作用下,红豆中的水分不断蒸发,锅里的水此时已经熬干了,每一粒红豆都胀大了许多,变得鼓鼓的,沈梨用勺子轻轻一碾就变成了豆泥。
沈梨一边翻拌底下的红豆一边用勺子将煮好的豆子碾碎,直到它们都变成一锅红豆泥,没有一点颗粒感为止。锅里的豆沙绵绸抱起了团,沈梨将它们捞出来,放到小盆里备用。
制作外皮的过程相对简单,沈梨将高粱粉和水和成团,分成小块,然后捏成一个厚一点的饼皮。她手法熟练,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和流畅。将豆沙包入饼皮中,搓成一个丸子,然后轻轻按扁,饼胚便初步成型了。
做好的饼胚也可以放进蒸笼里蒸熟,但是沈梨更喜欢煎着吃。
她在锅里放入一点豆油,等到油锅微微有些热意时,便将饼胚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煎着。沈梨认真观察饼胚的状态,不时地翻动,直到饼胚两面都变得金黄酥脆。
煎豆包的脆皮是她最享受的部分,那一咬下去的“咔嚓”声,总能让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油亮亮的外表下藏着柔软的豆沙馅,甜甜的、糯糯的,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深深抚慰。
人类对甜味的喜爱似乎是一种本能,甜味能够触动大脑中的快乐中枢,释放出愉悦的信号。这种对甜食的渴望,或许早已被写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
煎好的豆包叶宵和沈梨也不拿到屋里的桌子上了,只在厨房守着锅每人就趁热吃了三个。叶宵原本对沈梨的厨艺持怀疑态度,以为她不常下厨,但当她真正尝到嘴里,那香脆的外皮和柔软的豆沙馅,让她不得不承认,这煎豆包真的很香。刚出锅的煎豆包烫嘴,她一边吃一边吹着气,却根本停不下来。
晚饭后,叶宵回到炕上继续忙活着门帘的收尾工作。她在烛光下匆忙赶工,希望能在今晚将门帘挂上。
沈梨则在厨房收拾锅碗瓢盆。门外的风声呼啸不停,听起来像小孩子的哭声,让人听了不禁有些害怕。沈梨迅速洗完碗和锅,赶紧回到了温暖的炕上。
“缝好了!”叶宵终于起身,收起了针线。她制作的棉门帘比人还高,厚实的门帘让她提起来很费劲。她站在炕沿边,仔细打量着门帘,觉得它应该能有效地挡住外面的寒风。
沈梨摸黑到外面的工具棚里找来一些钉子和锤子,叶宵站在椅子上,将棉门帘比量着贴在门框上。沈梨则站在另一张椅子上,趁机用钉子将棉门帘固定在门框上。由于门帘太厚重,沈梨特意多钉了几个钉子,以确保它不会脱落。
门帘一安装上,效果立竿见影。屋内感觉更加温暖,连外面的风声似乎都小了一些。
“还真有用。”沈梨从椅子上跳下来,由衷的夸赞道,“站在门口就能明显感觉没有风吹进来了。”
叶宵也很开心,这意味着她一下午没有白忙活。她把两把椅子搬回桌子前,说道:“这下可以睡个好觉了,这几天风吹的总觉得寒气从肩膀钻进被窝,越睡越冷。”
沈梨去柴房抱了一些柴,将熄掉的灶膛又烧了一会儿,确保屋内的温度可以维持到明天早上。她守在灶膛前,一点一点地向里面添加柴火,不让火焰太大,这样可以避免浪费木柴,同时又能保证屋内的温暖。而叶宵则到放肉的储物箱里拿了一块牛肉回来,她计划着一夜的室温应该刚好可以将这块冻得邦邦硬的牛肉解冻,到时候就将这块牛肉剁成馅,做成牛肉丸子。
想到那美味的牛肉丸子,叶宵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期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