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跟别人出去吃火锅了。&rdo;他敏锐道:&ldo;我问到味儿了。&rdo;
江绝闻了闻袖子,感觉没什么异味,只点了点头。
&ldo;是每周五打电话的那个小姐姐吗?&rdo;戚麟拖着椅子噌噌噌坐过去,一脸的八卦:&ldo;你每次跟人家打电话可温柔了,对我都没用过这种语气。&rdo;
&ldo;……那是我妈妈。&rdo;江绝耐心地解释道:&ldo;她一直在国外。&rdo;
&ldo;这样啊,&rdo;戚麟随手抄过本子,继续摇着尾巴一脸我超棒的表情:&ldo;你看这个!&rdo;
那本子上写了洋洋洒洒两千字,竟然是剧情分析和人物小传。
他学着上次江绝教他的方式,把人物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层次划分,而且本子上还有多个明显的矫正和填补痕迹,看来确实没少下心思。
江绝拿着本子在床边坐下,专心看了一会儿才道:&ldo;所以结论是什么?&rdo;
&ldo;是想让她死,死了才可以解脱。&rdo;戚麟的表情变认真了许多,斟酌着回答道:&ldo;他最初不希望失去姐姐,所以还是期望她可以再努力看看。&rdo;
但是在这一整本书里,蒋凭栏在见证姐姐是如此的珍惜生命和时间,在最后的日子里都一直在绽放自己的才华,去大胆的爱和旅行,留下了无数优秀的照片。
他渐渐地在懂姐姐和穆先生之间的感情,也在懂得她珍惜生命的方式,才能理解她放弃生命的选择。
所以在故事的最后,穆先生在卧室内为姐姐送上最后一程,而他也在门外流着泪送别。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应该被病痛折磨的毫无尊严。
她不应该再手术、插管,如傀儡一样被禁锢在病床和时间里,她想要离开的时候,就应该离开。
&ldo;可是我觉得,他流泪是在为自己痛苦。&rdo;戚麟垂下头,慢慢道:&ldo;我读到最后,从字里行间能够感觉的到,他甚至为姐姐的死去而快乐。&rdo;
&ldo;可他自己不能接受这种快乐,所以才会自责甚至不肯原谅自己。&rdo;
因为这两者在道德观上,是矛盾的。
传统的道德观里,死亡必然是痛苦悲伤的事情,有快乐的情绪反而是在不尊重死者。
所以他才会感到困扰和悲伤,但心里又在为姐姐感到快乐。
&ldo;很矛盾……这种快乐不应该用笑来表达,&rdo;戚麟轻轻叹了口气,指了指笔记上的一圈问号:&ldo;我就是想到这就想不下去了。&rdo;
&ldo;用放松。&rdo;江绝温和道。
&ldo;放……松?&rdo;戚麟没有往这个方向思考过,略有些诧异。
&ldo;你想想,如果你的姐姐牵着爱人的手,笑容满面的走向婚姻,又或者正在领奖台上接受众人的掌声,&rdo;江绝看向他道:&ldo;你是紧张还是放松的?&rdo;
会放松,因为潜意识里在等待这样的时刻,整个人都是向外打开,而且肢体都是放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