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古代大儒 > 第246章(第1页)

第246章(第1页)

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术思想。作为进步的思想家,他具有重民思想,关心民众的

疾苦。他批评了当时的弊政,提出了社会改良的方案,是一位热情实践儒家政治理

想的思想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

一、神童早登金榜终生服膺程朱

魏了翁字华父,邓州蒲江(今四川蒲江县)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

年),卒于宋理宗嘉熙六年(1237年),自称出生于一个&ldo;贫贱&rdo;的家庭。他的曾

祖父魏大昕,祖父魏苹,父亲魏士行都未作过官。魏了翁原不姓魏,其生父为高孝

(王寿),与魏士行是亲兄弟,因魏了翁的祖母高氏之兄无后,乃将孝(王寿)过继高

家,孝(王寿)生有六子,了翁排行第五。后又因魏士行无子,再将了翁过继给魏士

行为子,又改姓魏。

了翁自幼聪明端重,&ldo;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伊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

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rdo;(《宋史》本传)15岁时,他就写出了很

有见解的《韩愈论》,其文&ldo;抑扬顿挫,有作者风&rdo;(同上)。由于他学有造就,

才华出众,21岁应省试,就在《易经》科中居经生之冠。庆元五年(1199年),22

岁的魏了翁又中了进士,并且名列第三,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之职。

自青少时期开始,魏了翁就接受了理学思想,他17岁拜章寅臣为师,学习义理

之学。当其成年入仕的时候,正是理学遭受打击,被定为&ldo;伪学&rdo;,严令禁止的时

期。朱熹等59人被判为&ldo;逆党&rdo;,受到严重打击。26岁担任学官的时候,他&ldo;获接

四方之士而取师友&rdo;,就在这时,魏了翁在临安结识了朱熹的门人辅广、李燔等著

名学者,与之结为学友,经常和他们共同探讨学问。自此以后,魏了翁便逐步加深

了对程朱理学的了解。他从辅广和李燔那里受赠了一些朱烹的著作,开始系统研究

朱熹的思想。魏了翁非常崇拜朱熹,称其为&ldo;集濂、洛之大成&rdo;的学者,并颂称

&ldo;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rdo;。(《鹤山先生大全文集&iddot;朱文公年谱序》,以下简称

《文集》)

公元1207‐1210年间,魏了翁回到故乡,其间三次辞去朝廷之聘召,筑室于白

鹤山下,与诸友研习经书。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在家乡蒲江创建了著名的

鹤山书院,开门授徒,传授程朱理学。在这时,四川的读书人&ldo;争负笈从之。由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