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1914-1920中的观点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多数协约国的战争策划者都会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事不屑一顾,认为它只是东西线主战场以外的小事件。像陆军元帅霍雷肖&iddot;赫伯特&iddot;基奇纳和温斯顿&iddot;丘吉尔这样位高权重的英国人,只顾游说将战场移到土耳其,以为这样能让协约国迅速击溃同盟国,从而尽早结束一战。协约国此般轻敌使他们在许多重大战役身陷苦战,如高加索战役、达达尼尔海峡之战、美索不达米亚战役,还有巴勒斯坦战役。它们导致协约国从西线抽调了几十万大军,从而延缓了一战的进程。

协约国在奥斯曼战线的溃败引起了重大的国内政治危机。英军在达达尼尔海峡失利,时任英国首相的自由党人赫伯特&iddot;亨利&iddot;阿斯奎斯被迫在1915年5月与保守党建立联合政府,次年下台。英军在加里波利和美索不达米亚所受的重创致使英内阁成立了两个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它们均对英国的政治和军事决策者进行了猛烈谴责。

如果说奥斯曼帝国将欧洲的矛盾变成了世界大战,那么说一战彻底改变了现代中东格局也不为过。该地区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免于战火。参战的士兵来自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土耳其和阿拉伯各行省,以及北非各殖民地,而平民也因战争引发的经济困难和肆虐疫情苦不堪言。战争波及现在的埃及、也门、沙特阿拉伯、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土耳其和伊朗等地。它们中的大部分如今得以建国,其直接原因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具有划时代意义。在长达六个世纪的时间里,奥斯曼帝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帝国。来自中亚的部落在13世纪末创立奥斯曼苏丹王朝,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与拜占庭帝国分庭抗礼。1453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自此奥斯曼帝国便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奥斯曼定都君士坦丁堡(之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后不断快速扩张。1516年,塞利姆一世击败以开罗为中心的马穆鲁克王朝,将叙利亚、埃及和红海畔的汉志行省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1529年,苏莱曼大帝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疆土已直逼维也纳城下,使欧洲各国恐慌一片。奥斯曼的版图不断扩大,直至1683年最后一次试图攻下维也纳时,该帝国已横跨三大洲,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地区(土耳其人亦称安纳托利亚)、黑海北岸,以及从伊拉克到摩洛哥边境的绝大部分阿拉伯领土。

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被蓬勃发展的欧洲赶超。它开始在战场上不敌其邻国‐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以及它曾威胁过的以维也纳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从1699年起,面对外界的威胁,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开始收缩。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因治下的巴尔干行省兴起了民族主义运动而逐渐丧失领土。在与伊斯坦布尔的统治者进行了长达8年的抗争(1821‐1829)后,希腊第一个宣布独立。随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在1878年独立。与此同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以及保加利亚也获得了自治。

列强继续蚕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1878年到1882年间,英国占领塞浦路斯和埃及,法国在1881年占领突尼斯,俄国在1878年吞并奥斯曼帝国高加索地区的三个行省。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已内外交困,政治分析家预言它命不久矣。一群年轻的爱国军官自称青年土耳其党人,期望能通过宪政改革使帝国重振雄风。1908年,他们迫切想要救家国于水火,遂起义反抗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1876‐1909年在位)的专制统治。随着青年土耳其党日益壮大,奥斯曼帝国进入了一段空前的动乱时期,最终卷入了其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战争。

[1]loneljfdlay,withthe8thsttishrifles,1914–1919(london:blockie,1926),21

[2]fdlay,withthe8thsttishrifles,34

[3]2013年9月,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委托yougov机构在网上发起一次调查,由埃及、法国、德国、意大利、印度、俄国、土耳其和英国的成年人参与。调查结果报告题为&ldo;rebertheworldaswellasthewar:whytheglobalreachandendurglegacyofthefirstworldwarstillattertoday&rdo;。britishuncil,february2014,anisationpublicationsreber-the-world

[4]最近有一批原文为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的优秀日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包括lieutenanthdfasih&rso;sgallipoli1915:bloodyrid(lonepe)diaryoflthdfasih(istanbul:denizlerkitabevi,2001);falihr?fk?atay1981年出版的回忆录zeytda??最近有了优秀的法语版本,标题为leontdesoliviers:l&rso;epireottoanetleoyen-orient,1914–1918(paris:turoise,2009);ihsanturjan,一名耶路撒冷的士兵,其日记最近也由salitaari翻译为英文,题为yearoftheloct:aldier&rso;sdiaryandtheerasureofpaleste&rso;sottoanpast(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11)。

最近从安卡拉军事档案馆取材的研究,有tafaaksakal,theottoanroadtowar1914:theottoanepireandthefirstworldwar(cabrid:cabriduniversitypress,2008);talha&edil;i&edil;ek,warandstateforationsyria:cealpasha&rso;sgovernoratedurgworldwari,1914–17(london:routled,2014);edwardjericknd,orderedtodie:ahistoryoftheottoanarythefirstworldwar(westport,ct:greenwoodpress,2001);hikt&oul;zdeir,theottoanary,1914–1918:diseaseanddeathonthebattlefield(saltlakecity:universityofutahpress,2008)。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