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1914-1920中的观点 >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第1页)

除在《柏林条约》中割让的土地之外,奥斯曼帝国还因欧洲列强的侵略丢失了更多的领土。1878年,塞浦路斯成为英属殖民地,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英国在干预1882年埃及危机之后亦将这个奥斯曼的自治行省据为己有。丧权辱国让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坚信,应该用铁腕政策统治奥斯曼帝国,以确保国家未来不再被虎视眈眈的欧洲列强进一步肢解。值得称赞的是,1882年到1908年间,帝国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手中没有进一步解体。然而,保证领土完整的代价却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丧失。

哈米德二世的专制手段导致了有组织的反抗运动。青年土耳其党是一群不同党派人士的联盟,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抵制苏丹的专断行为,恢复宪政,重启民主议会制。土耳其联合与进步委员会(cup)是隶属该组织的著名党派之一,最初是一个平民和军人的秘密协会,成立于二十世纪初。虽然该委员会在奥斯曼帝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分支‐比如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的各行省以及巴尔干地区‐但他们在土耳其和阿拉伯行省的运动遭到了最严厉的镇压。因此,到1908年,该委员会主要在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半岛残留的领土一带活动‐例如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色雷斯。[2]

1908年6月,苏丹的间谍发现在奥斯曼第三军团驻马其顿部队中,有一个联合与进步委员会的支部。这些军人眼看即将被送上军事法庭,决心先发制人。1908年7月3日,支部领袖艾哈迈德&iddot;尼亚兹少校副官(adjutantajorahdniyazi)带领两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和平民支持者揭竿起义,要求苏丹恢复1876年宪法。原本他们都抱着必死的决心,然而叛乱却因应了公众情绪,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他们的运动也因此日益壮大。马其顿所有的城市均加入了反抗行列,宣布遵从宪法。一位名叫伊斯麦尔&iddot;恩维尔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军官‐他声名鹊起后人们简称他为&ldo;恩维尔&rdo;‐宣布克鲁普鲁(k&oul;pr&uul;l&uul;)和蒂克韦什(tikve?)这两座小镇恢复宪法,此举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奥斯曼第三军团还威胁要行军至伊斯坦布尔,让帝国首都也恢复宪法。

在短短三周的时间里,革命运动便如此声势浩大,令苏丹再不能指望他手下的军队去压制马其顿起义了。这就是苏丹被迫在7月23日召开内阁紧急会议的原因。会议的地点在耶尔德兹宫,从那里可以俯瞰伊斯坦布尔欧洲方向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臣们惧怕时年65岁的苏丹,未能提及恢复宪法统治这一关键性问题。他们花了数小时找寻替罪羊,而不是思考该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

听大臣们相互推诿了一天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中止了这场讨论,向内阁宣布:&ldo;我会顺从民意。宪法起先在我的统治下颁布,是我确立了宪法,但后来出于时局需要,我中止了它。现在我希望诸位大臣起草宣言&rdo;,准备恢复宪法。大臣们如释重负,即刻按照苏丹的指示向帝国的各个行省派发电报,宣布第二个宪政时代的到来。青年土耳其党也因成功发起革命、迫使苏丹恢复宪法而名声大噪。[3]

起初,人们并没有立刻体会到这起事件的重要意义。报纸上对该事件的报道只有短短一句&ldo;苏丹陛下有令,按宪法重启议会&rdo;,连标题和评述都没有。这或许也反映了当时苏丹对奥斯曼媒体审查之严厉,以至于各大报纸噤若寒蝉。直到24小时后,这则消息才在民间有了反响。7月24日,人们聚集在伊斯坦布尔和帝国各个行省的公共广场上,共同庆祝重回宪法时代。恩维尔少校搭乘火车前往青年土耳其党运动的中心‐萨洛尼卡(今属希腊),那里的群众欢欣鼓舞地称他为&ldo;自由战士&rdo;。与恩维尔一同站在群众为他搭建的台子上的,是他两位同事‐奥斯曼铁路军事检察官艾哈迈德&iddot;杰马勒少校,以及邮局员工穆罕默德&iddot;塔拉特。这二人都是联合与进步委员会中崛起的新星。和恩维尔一样,人们用其中间名简称他们,即杰马勒和塔拉特。&ldo;恩维尔,&rdo;他们高喊,&ldo;现在你就是拿破仑!&rdo;[4]

接下来的几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印有&ldo;正义、平等、博爱&rdo;的红白革命标语。帝国的各个广场上都贴着尼亚兹和恩维尔以及军队中其他&ldo;自由英雄&rdo;的照片。政治激进分子纷纷发表演说歌颂宪法,并且与群众分享他们的期望和抱负。

宪法革命所带来的期望把不同背景的奥斯曼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奥斯曼社会中有许多不同的民族,包括土耳其人、阿尔巴尼亚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还有众多宗教团体‐占多数的逊尼派穆斯林,什叶派穆斯林,十几个不同的基督教派和规模不小的犹太教群体。此前政府也曾试图培养民族认同感,但终因社会多元化而未能成功,直到这次宪法革命的到来。正如一位政治激进分子写道,阿拉伯人&ldo;对土耳其人敞开怀抱,他们相信这个国家里已没有什么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之分,大家都是奥斯曼人,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责任&rdo;。[5]

在人们欢欣庆祝失而复得的自由时,也开始了打击报复‐针对那些疑似参与过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镇压行动的人。苏丹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已堕落成一个警察国家:政治激进分子被抓入狱或被流放,报纸杂志受到严厉的审查,民众谨言慎行,生怕四周都是为政府效力的耳目。据一位名叫穆罕默德&iddot;伊扎特&iddot;达瓦萨的巴勒斯坦纳布卢斯镇居民描述,&ldo;革命的头几天,人们对政府那些已经确认当过奸细的,贪污腐败的,或是镇压过革命的大小官员怒不可遏&rdo;。[6]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