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这里已经远远能看到观景台,和天际深黑的森林。
风更大了,沈时序抬手把羽绒服帽子给这傻子扣上,开始解释原因。
“第一,基带,山路地区分布的植被,与当地的植被分布一致。”
“什么是基带。”
“基带就是山麓所在水平地点的自然带。”沈时序偏头看他,“比如热带雨林气候地区的基带就为热带雨林带。”他拖长尾调留给傻子留有思考的空间,“同理可得?”
陈嘉之抢答,“瑞士北温带。”
“真聪明。”
“是吧?”
沈时序嗯嗯胡乱附和,继续说,“第二,山脚到山顶,气温越来越低,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所以植被越来越稀疏。”
“原来是这样啊,山顶树少明白了,那为什么山下的树分布不均呢?”
“因为第三,迎风坡和阳坡的缘故。”
陈嘉之两眼一黑,“这又是什么啊。”
沈时序只觉得心疼,当年,如果没有生那些事,一起学过的知识。
除了数学,记忆力这么好,怎么会忘?
当然,现在全当自己没学过也是一件好事,至少
不会因为忘记而难过。
他抬手揽住陈嘉之的肩膀,更加仔细和通俗的解释。
“迎着气流来向的山坡叫做迎风坡,面向太阳的山坡就是阳坡。”
“好了,现在我们回到第三。”
不知不觉,他喉头有些紧,“迎风坡和阳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所以同样海拔,植被比背风坡和阴坡更加茂盛。”
他指给陈嘉之看,“对比出差异没有。”
“知识真神奇。”感叹玩,陈嘉之又问,“你说有四个原因,还有一个是什么。”
“第四就是,同一山脉纬度越低,相对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沈时序说,“种群个数也越多。”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
“大方向比如地史变迁,土壤条件生变化。”
“这个我懂!”陈嘉之急急道,“地史变化就是极其缓慢的浪!”
笑着,沈时序肯定他,“对,你的形容很浪漫。”
“嘿嘿,小方向呢?”
“小方向比如人为砍伐,土壤菌群数量影响。”沈时序说,“原因有很多,要是你还好奇,就去问淮序,他对这方面比我了解。”
听闻,陈嘉之倏地停下脚步,崇拜到眼睛都要冒星星了,“你已经给我解释的这么透彻了,干嘛还问弟弟啊。”
他投进怀抱,顶着羽绒服帽兜在沈时序下巴蹭来蹭去,“这还叫不了解的话,那我就是白痴啦。”
“天啦噜,你真聪明,我好骄傲啊。”
沈时序任他抱着,隔着帽子没办法薅心,只能顺着背脊拍了拍,“你更聪明。”
“我小聪明,你大聪明。”
大庭广众之下两个帅小伙搂搂抱抱,已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