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徐氏百度百科 > 南朝宋大臣徐谦之(第2页)

南朝宋大臣徐谦之(第2页)

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王鹦鹉终于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个隐患。经过反复思量和权衡利弊,她认为只有让陈天兴永远闭嘴,才能确保秘密不会泄露出去。于是,她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和愧疚,鼓足勇气去恳求刘劭帮忙。

刘劭对于王鹦鹉向来都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当他听到王鹦鹉的请求时,甚至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随后,他立即派出自己的心腹手下,悄悄前往陈天兴所在之处执行灭口任务。

可怜的陈天兴对此毫不知情,依旧过着平静的日子。然而就在某一天夜里,正当他熟睡之际,一群黑影如鬼魅般潜入了他的住所。还没等陈天兴反应过来,冰冷的利刃已经无情地划过了他的咽喉,刹那间鲜血四溅,染红了整个床铺。就这样,陈天兴在睡梦中稀里糊涂地丢掉了性命,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中的无辜牺牲品。

而这血腥残忍的一幕恰好被路过此地的庆国尽收眼底。目睹陈天兴惨死的场景,庆国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浑身颤抖不止。他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极度危险之中,如果不能尽快想办法脱身,恐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在绝望和恐惧的驱使下,庆国咬碎牙关,跺了跺脚,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刘劭暗中埋藏巫蛊人偶诅咒刘义隆这件事向朝廷告发。

当刘义隆听闻这个惊人的消息之后,他的怒火瞬间如火山般喷涌而出,愤怒的火焰几乎要将整个宫殿都燃烧殆尽。他瞪大双眼,额头上青筋暴起,浑身颤抖着,口中怒吼道:“立刻给我派人去捉拿那该死的王鹦鹉!”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大殿内回荡。

接到命令的众人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行动起来。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宫廷往日的宁静。没过多久,众人便将王鹦鹉五花大绑地带回了宫。

刘义隆满脸怒气地站在殿前,亲自上前搜查王鹦鹉所携带之物。只见他一双大手快速翻动着包裹中的物品,突然间,他的动作停住了,脸色变得愈发阴沉。原来,他竟然从中翻找出了刘劭和刘浚之间往来的书信。

这些书信一封接着一封,每一封信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刘义隆逐行阅读下去,越看越是心惊胆战,心中的怒火也随之越烧越旺。信中的内容无一不是围绕着巫蛊之事展开激烈的讨论,字里行间充斥着各种阴险狡诈的阴谋诡计。

更令人震惊的是,经过一番仔细搜索,他们居然在宫中一处偏僻角落成功地挖掘出了那些被深埋地下、专门用来诅咒刘义隆的巫蛊人偶。这些人偶面目狰狞,身上刻满了恶毒的符咒,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一场可怕的阴谋。

看到这一幕,原本就已经怒不可遏的刘义隆更是气得差点晕厥过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为信任的两个儿子竟然会做出如此忤逆不孝之事。然而,此时的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紧接着又一次下达命令,派出更多的人手全力追捕那个罪魁祸首——严道育。

只可惜,狡猾至极的严道育似乎早就料到事情可能败露,早早地做好了应对之策。她巧妙地乔装打扮成一名尼姑,趁着宫廷内乱的时机,慌慌张张地逃出了宫门。由于她伪装得天衣无缝,再加上当时局势一片混乱,追捕的士兵们最终还是让她逃脱了,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面对刘义隆严厉的质问,刘劭和刘浚两人吓得面无人色,身体不停地哆嗦着。他们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行天理难容,如今已是罪责难逃。此时此刻,除了低头认罪之外,别无他法。于是,两人双双跪倒在地,一边痛哭流涕,一边苦苦哀求刘义隆能够网开一面,饶恕他们的罪过。

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正月,新春伊始,但皇宫内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皇帝刘义隆整日忧心忡忡,因为他担心会有贼人作乱引发祸端。为了确保东宫的安全,他不断地增强那里的守卫力量,将兵力逐步增加至整整一万人。

然而,刘义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刘浚居然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又一次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个一直被视为灾星祸根的严道育悄悄带回了东宫!这惊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宫廷内外,最终传入了刘义隆的耳朵里。

一开始,听到这个传闻时,刘义隆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难以置信。要知道,刘浚可是他一直寄予厚望的儿子啊,而那东宫里的女眷也曾深得他的信任。这样的两个人怎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事?所以,对于这个传闻,刘义隆始终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不过,身为一国之君,刘义隆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不查个水落石出,不仅会有损皇室颜面,更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当机立断,派遣了自己最为信赖的心腹之人前往东宫,彻查此事。

这些亲信们肩负着皇帝的重托,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明察暗访,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展开了一场极为缜密细致的调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日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抓获了两名曾在严道育身边侍奉的婢女。

面对严厉的审讯,这两名婢女惊恐万分。起初,她们还心存侥幸,企图隐瞒实情,但在各种酷刑的威逼之下,她们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无法承受痛苦折磨的婢女们只得老老实实地交代一切,将刘劭与严道育之间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和暗中勾结、藕断丝连的事实一一吐露出来。

当刘义隆听到这些令人震惊的真相时,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他一直以为刘劭已经痛改前非,将严道育彻底送走,从此断绝关系。可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刘劭竟背着他继续与严道育保持往来,这种欺骗让刘义隆感到痛心疾首。盛怒之下,刘义隆决定采取严厉措施——废除刘劭的太子之位,并赐其死罪;同时,对于同样卷入其中的刘浚,也绝不姑息,一并严惩。

随后,刘义隆紧急召集近臣们入宫商议废黜太子一事。此时,武陵王刘骏由于平日里并不受宠爱,自然而然地被排除在了太子人选之外。刘义隆心目中理想的新太子人选是建平王刘宏,然而,朝堂之上众说纷纭,臣子们各持己见。有的大臣力挺随王刘诞,认为他才智过人、德行出众;还有一部分大臣则倾向于拥立南平王刘铄,觉得他性格沉稳、处事老练。一时间,关于新太子的人选问题争论不休,始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最终的决策迟迟未能确定下来。刘义隆面色凝重地走进宫殿,眼中闪烁着决绝之光。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将那惊天动地的决定告知了刘浚的母亲潘淑妃:“朕欲废黜太子,并处死刘浚!”

听闻此言,潘淑妃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响,仿佛一道晴天霹雳直直地劈在了身上,整个人都僵立当场,脸色煞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着,却说不出一个字来。那惊恐万状的模样,就好似一只受惊的兔子,完全失去了思考和应对的能力。

然而,仅仅过了片刻,一股强大的母爱力量便从心底涌起,瞬间冲散了恐惧带来的茫然无措。潘淑妃咬咬牙,定了定神,然后心急如焚地开始四处寻找儿子刘浚的身影。

终于,在一处庭院中找到了正悠然自得赏景的刘浚。潘淑妃来不及喘口气,便跌跌撞撞地冲到刘浚面前,一把拉住他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将这一噩耗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刘浚原本还面带微笑,享受着这宁静美好的时光,听到母亲的话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愕与惶恐。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身体不由自主地晃了两下,险些站立不稳。

不过,刘浚毕竟不是一般人,短暂的惊慌之后,他很快便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眼珠子急速转动,脑海中飞快地盘算着应对之策。突然,一丝狡黠的光芒从他眼中闪过,显然是想到了什么主意。

刘浚深知,如果此时坐以待毙,那么等待自己的必然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当机立断,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将这个惊人的消息传递给了刘劭。

刘劭在得到消息后,起初也是大吃一惊,但他的心智远比刘浚更为深沉和狠辣。稍作思索,刘劭心中便有了计较:既然父亲已经打算对自己动手,那与其被动挨打,倒不如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如此想着,一个阴险狠毒、令人毛骨悚然的密谋就在他心中渐渐成形……

刘劭暗中召集了一批心腹之人,这些人均是他平日里精心笼络的心腹死党。每到夜晚,东宫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原来,刘劭在此大摆宴席,款待那些即将跟随他起事的将士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众人开始商议起造反之事。他们详细规划着每一个步骤,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二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注定成为南朝宋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日子之一。

刘劭伪造了刘义隆的诏令,召集大批兵马,悍然发动政变。此时的刘义隆正与近臣徐湛之在宫中商讨要事,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然临近。

突然间,宫外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犹如惊涛骇浪一般席卷而来。只见刘劭率领着大批叛军,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气势汹汹地涌入了皇宫。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径直朝着刘义隆所在之地冲杀过去。

走在最前面的是刘劭的心腹大将张超之,只见他一脸凶神恶煞,手持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疯狂地挥舞着,仿佛要将眼前所有的敌人都斩尽杀绝。他身形矫健,动作迅猛无比,眨眼之间就已经冲到了刘义隆和徐湛之面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