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十二,
汴梁城中突然多出一种极其便宜的布匹。
往日,
汴梁城内一匹布价格在二到三两左右,一丈便需要两三百文,一尺布便是二三十文。
若是丝绸绸缎,一匹则在三四十两纹银左右。
而汴梁的纺织作坊被童贯牢牢地把握在手里,可谓是童贯在汴梁城内的印钞机。
衣食住行,
你总归是要买衣服的,
只要你买衣服,童贯就能借此敛财。
甚至童贯还以皇帝的名义在江浙地区大量低价收进蚕丝,放水淹稻田改成桑田等等操作,总之一匹布童贯的净利润便有一两银子。
只是今日。。。
汴梁城内的一家名为陆氏纺品的店铺开张,竟然公然将一丈布的价格打到了三十文!
一尺布甚至只需要三文钱!
这瞬间在汴梁城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十分之一的价格,却有着更好的质量!
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廉价的布,这几乎就比生蚕丝的价格贵上个十几文钱的样子。
完完全全的赔本买卖啊!
只是,
百姓不知道,
饶是这个价格,陆远也有的赚。
甚至赚的不少。
在改进纺织机后,平均一个女工的纺织能力便要是原先的八倍!
五百台纺机同时开工,纺织的速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国强,必先民富。
民富,则必先提升生产力。
陆氏纺品一经开业,便迅速成为汴梁百姓疯抢的店面,在陆氏纺品门口排着长队的百姓足足有三四千之众,将整个坊市堵得水泄不通。
而与之相比,
对面童贯开的鸿通纺织门可罗雀,除了偶尔有几只鸟停留驻足以外,再也没有任何人光顾。
毕竟,
谁脑子抽了,会去买十倍价格,质量还更差的布匹呢?
童贯府上,
鸿通纺织的掌柜刘通哭诉道:“老爷啊,真不是小的不卖力,实在是那陆氏纺品太过分了也!直接把价格压到原来的一成,这谁受得了啊?”
“咱们的布匹光成本都要一两银子还多,咱们要是跟那陆氏纺品一样,卖三百文,那每卖一匹,咱们就亏一两银子啊!”
这些年,
童贯靠着鸿通纺织捞了不少银子,自然上心,便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