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一月,小纪昀已经是倒背如流。及孺爱欣喜异常,为遇到这样一个学生而十
分自豪。
一天,纪天申来到塾馆,想看看孙子学得如何。及先生见面就夸奖起来,说
这种天资颖异的孩子,只能出在纪府。老太爷十分高兴,捋着胡子笑个不停。接
着,便把孙子叫到跟前,让他把学到的功课,背诵一遍。
纪晓岚小口一张,就像江河流水,滔滔涌来,清扬悦耳。
《三字经》、《千字文》,都是一口气背完,一个字不错。老太爷听着不断
抿嘴,微微地笑个不停。
听完孙子的背诵,老太爷又拣出当中的几个字,写在纸上,让纪晓岚来认读。
纪晓岚读得一字不误。老太爷回过头来,拍拍及先生的肩膀,笑着说道:“纪昀
如此长进,全仗贤甥教诲有方啊!贤甥博学多才,还望对他严加训导,以期养育
成才呀。&ot;说罢,老太爷和及先生商量起来,下一步要如何教这孩子读《五经》、
《四书》,和练习写字。
纪晓岚听了爷爷的夸奖,小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产生
了一种思学若渴的愿望。只不过他活泼顽皮,有时也会受到先生的训斥。虽然他
闻过则改,但却改而又犯。倒是在学业上,能够不断长进。
这时,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被放了外任,到云南出任姚安军民府知府。从直
隶到云南,远隔千山万水,并且考虑到任期不会太长,便把家小留在故里,托咐
四弟纪容端多加照管,自己便前去赴任了。
纪容端是府学庠生,精读经史,工于诗词,他很喜爱纪晓岚,见侄儿天资颖
异,便也悉心栽培。在纪晓岚跟随先生攻读&ot;四书&ot;的同时,纪容端已开始教他作
诗对句。先从对句教起,继而学作诗,纪晓岚所作联语对句,大多用词恰当,对
仗工整,出言幽默,脍炙人口。
纪容端在启发侄子认真思考时,常教诲他说:&ot;世间没有不能属对的事物,只
要认真思考,总是能找得到、对得上的。&ot;遂以身边的事物为题,要纪晓岚属出对
语,鸟木虫鱼,风花雪月,无不涉及。纪晓岚反映敏捷,对答如流,海阔天空,
思绪纷呈,常出人意外,妙语天成。叔侄俩你出我对,一问一答,有说有笑,十
分惬意。
这天,纪晓岚又去找四叔出题,一路上蹦蹦跳跳,嘴里还哼着四叔教给他的
&ot;对韵&ot;:姐对妹,弟对兄,小儿对老翁。
三姑唤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