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省城里确实有人在茶馆偷偷贩卖考题,但一概都是假的,从无例外。
其次,买的题都是写好的,不用买家抄
最后,以卫颜的水平,她不可能编出这样的题。
所以,这题来的有些玄妙。
在他的认知里,卫颜一直都很玄妙。
秦在信了。
他念道:&ldo;第一题,四书文,&lso;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rso;第二题,经文,&lso;水、火、金、木、土、谷惟修。&rso;第三题,赋得&lso;士先器识&rso;,得&lso;文&rso;字。&rdo;
徐飞和卫格闻言一默。
徐飞道:&ldo;的确是没见的新题。&rdo;
卫格把纸捏过来,琢磨一番,说道:&ldo;参看上一年的题目,是魏学政的风格。&rdo;
秦在点点头,&ldo;第一题中规中矩,第二题较难,第三题有些阴险,值得做一遍。&rdo;
&ldo;好。&rdo;卫格来了精神,&ldo;我们研究一下破题,各自写一篇,再互相改改。另外……此时不能到第五个人的耳朵里。&rdo;
若是真的,这既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亦是能把人生带进绝境的拐点。
必须,且只能烂到肚子里。
徐飞郑重地点点头,&ldo;姑父放心,我们知道轻重。&rdo;
破题这种事卫颜帮不上忙,她捧着书回到自己的房间。
熄了灯,躺在热乎乎的大炕上,她忽然想起秦在给秦英收尸、下葬时的情景了。
那厮在人前哭丧着脸,人后无动于衷,下葬时,薄薄的棺材板上还多了好几个明晃晃的脚印子。
秦在还是那个秦在,看似对案首毫不在意,一旦真的落在他人之后,只怕在心里上依然接受不了。
在原书里,这一次的案首虽不是薛宝文,但也是端山书院的学生,据说姓郑,某国公爷的幼子。
是以,光把题想出来还是不够的,必须在根源上解决问题。
根源就是魏学政。
&ldo;啧啧……&rdo;黑暗中响起卫颜无奈的咋舌声,她这个打手越来越合格了呢。
卫颜已经打听过,魏学政喜欢在全福楼用饭,越是临近考试,在全福楼用饭的次数就越多。
所以,办法还是有的。
第二日早上,卫颜如常去绿山港进货,之后赶在中午之前赶到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