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答:&ldo;七十有二。&rdo;
朱元璋感叹连声,人生七十古来稀,过了古稀之年还来应考,须有一颗童心才行。又问他考过多少科了?
&ldo;回皇上。&rdo;刘三吾说他从十六岁考起,三年一大比,去掉战乱年月停试,我总共考了十七科,全都名落孙山。
朱元璋啧啧有声,慨然称赞,真是痴心不改。屡试不第,是因为文章不好吗?
刘三吾咬定是考官贪赃枉法,认钱不识才,或者虽不认钱,也不识才。
朱元璋冲刘基、宋濂大笑道:&ldo;听见没有?他是骂考官呢。&rdo;他又问刘三吾,&ldo;这一科,先生能中吗?&rdo;
&ldo;这要问考官。&rdo;刘三吾说,倘真能以卷取人,他早该中了;如果考官是昏庸的人,他还会落第,这就是他最后一科,今生不再进考场了。
朱元璋指着刘基问:&ldo;你知道这考官是谁吗?&rdo;
刘三吾摇摇头:&ldo;我又不给他送礼,怎么知道他是谁?看面相,此人没有奸相。&rdo;
朱元璋又大笑:&ldo;他是刘伯温,听说过吗?&rdo;
刘三吾又惊又喜向刘基拱手说:&ldo;老天有眼,我要发迹了,我必中乡试。&rdo;
刘基很有雅兴地说:&ldo;是说我刘基必得取你呢,还是说你的文章必为我赏识?&rdo;
&ldo;当然是后者。&rdo;刘三吾说得无比自信。
刘基说:&ldo;但愿你的文章能从千百个卷子里跳出来。&rdo;
朱元璋一行离开刘三吾号舍。朱元璋叫道:&ldo;太热了,秋天已到,怎么这样热?&rdo;他揩了一把汗,说:&ldo;在这里圈三天,岂不熬成人干了!&rdo;
他回头对李善长说:&ldo;去叫人弄冰块来,每个号舍里一桶,嚼着吃也行,放在那里也散热。&rdo;
李善长不主张这样做。这时节,只是宫里有冰藏在窖里,都是冬天从雪山运来的,数量有限,倘拿到这里来,今年后宫就没的用了。
朱元璋说:&ldo;大不了不吃冰镇水果了嘛,不能看着他们这么可怜。&rdo;
李善长答应了。
这时,三十个手持长竿的太监在云奇率领下来了。
每株树下站两个人,长竿一举,顿时蝉声哑了。学子们看见,尽现感激之情。
《朱元璋》第六十七章(1)
科场里皇上赞不绝口的老到文章却冒出&ldo;后面还有&rdo;四个字,钱大的状元梦破灭了,却成全了靠喝犯人血的牢头。皇上张榜不是招贤,而是招汤,亘古未闻。
一赶散了为他打扇子的宫女,侧耳听听,蝉鸣已骤然消失,朱元璋回头一看,小太监们正在树下赶蝉,朱元璋乐了。
他来到了楚方玉面前,她正一丝不苟地写着卷子。朱元璋见她是惟一一个衣着整齐的考生,就特别喜欢。他走上前去,说:&ldo;这么热,大家都脱得打赤膊了,你为什么不脱下衣服凉快凉快?&rdo;他又对李善长夸奖楚方玉,称赞这位考生有潘安之貌,可谓一表人材,太出众了。
李善长说:&ldo;皇上说的是。&rdo;
楚方玉一抬头,认出是皇上。她看着他,恍恍惚惚像见过,至少那饭勺子样的下巴和大马脸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但她一时没能记起在哪里见过。
朱元璋发现了她的目光,说:&ldo;朕看看你的卷子行吗?&rdo;
楚方玉未置可否。陈宁已经将卷子拿起来,托给朱元璋看。
朱元璋看了看,说:&ldo;好一手字,这文章也写得精辟。&rdo;他示意把卷子还给楚方玉。说了句&ldo;朕希望在殿试时见到你&rdo;。
楚方玉嫣然一笑:&ldo;借皇上吉言。&rdo;
朱元璋又忍不住回眸望了她一眼,特别注意到了她眉间的一颗胭脂痣。对宋濂说:&ldo;朕怎么看着他面熟呢!你看他,文文静静,怎么越看越像个女孩。&rdo;朱元璋做梦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乔装打扮的士子,便是当年他几乎饿死在土地庙旁,用珍珠翡翠白玉汤救过他命的那美丽少女。
朱元璋转到了考舍转角处。
钱大的卷子已经抄了大半,忽见朱元璋一行人到了,忙藏夹带于裤腰里,惶恐地站起来,他先看了朱元璋身后的杨宪一眼,杨宪却把目光掉向了别处。
朱元璋问他:&ldo;初次下场吗?&rdo;
&ldo;不是初次了,这秀才都不好当,学正啊,教谕呀,训导啊,年年来考,不送礼不行……&rdo;他忽见杨宪用严厉的目光看他,忙改口说:&ldo;我学问好,不用送礼。&rdo;
朱元璋说:&ldo;朕看看不用送礼的生员的卷子,一定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了。&rdo;
当汪广洋把卷子递到朱元璋手中时,他先是皱了眉头:&ldo;你的字可不怎么样。&rdo;看了几行,显然被吸引了,看了钱大一眼,接着往下看,终于露出了喜悦神色,说:&ldo;你小小年纪,文章写得如此老辣,真看不出。&rdo;他又认真往下看,他突然惊叫起来:&ldo;啊!&rdo;
刘基凑上来,问:&ldo;怎么了?&rdo;
朱元璋气得发抖,他指着这页卷子尾部的几个字,是这样写的:后面还有。原来替他拟卷的老学究为了便于携带,把密密麻麻的小字抄写到薄纸的正反两面,唯恐钱大疏忽了背面,所以用&ldo;后面还有&rdo;四个字提示他。谁想到,这饭桶抄卷子抄蒙了头,连&ldo;后面还有&rdo;也抄到正文里去了,一下子露了马脚,怎不惹得万岁爷发万钧雷霆之怒。在天子脚下,这是对皇上主持的大考的公然戏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