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坐。&rdo;刘基对牢头客气地说,并且叫仆人给他倒了一盏茶。
&ldo;小的不敢坐。&rdo;牢头有点受宠若惊,他恭维刘基,百姓都说他是第一大清官,大家这才公推他来见刘老爷的。
刘基问:&ldo;你有什么事,就说吧,我一定为你做主。&rdo;
牢头说他的牢里抓进一个在考场舞弊的。
刘基眼一亮,果不出所料,叫他往下说。
牢头说那个李大本想拿一个长命玉佩贿赂他,让他给他弄好吃的,可后来他舅舅来了,认为他没用了,又把玉佩抢了回去。
&ldo;他舅舅是谁呀?&rdo;刘基问。
&ldo;中书左丞杨大人啊。&rdo;牢头说,&ldo;他外甥叫钱大,不是李大,你猜他爹是谁?就是掏自个儿腰包修南京城墙的大财主钱万三。&rdo;
刘基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会是这样。怪不得杨宪卖力气地抢这个差事,这太有趣了,成了舅舅审外甥了。
牢头告诉刘基,杨大人去时,把他们全赶出去了,不准听。他对犯人一个劲儿使眼色,很可疑,他就爬天棚顶上去听。
刘基问他都听到什么了?
牢头一五一十地说,杨大人不让他外甥说出他和钱万三来,编个名叫李大,说这样能救他,又说不准说出代答题的人和信鸽传题的事,一口咬定是在贡院捡来的文章。
《朱元璋》第六十八章(2)
当刘基听明白信鸽传送考题、答卷的过程后,不觉啧啧称奇,做梦也不会想到天下有这种作弊法,真是闻所未闻啊。
&ldo;就这些。&rdo;牢头说,这杨宪不是个好官。他们想,只有御史中丞刘大人敢对付他。
刘基说:&ldo;好。到时候你敢出来作证吗?&rdo;
&ldo;敢!&rdo;牢头说。
&ldo;你先去吧,&rdo;刘基说,&ldo;嘱咐你们几个牢子,对什么人都不要再提起了。&rdo;
&ldo;是。&rdo;牢头答应着却不动地方。刘基忽有所悟拍拍自己的脑门笑了,人家来告密图什么?还不是银子?于是,打开一口箱子,拿出一锭银子递给牢头说:&ldo;拿着吧。&rdo;
这不过是区区五两银子,还是刘基个人的私蓄,他也知道太少,拿不出手,总不能让这告发者空手而归。
牢头很失望,嫌少仍不肯走:&ldo;老爷,好几个人,不好分啊。&rdo;
刘基对他许诺说:这是他个人赏他的。回头他会请准朝廷,会按例重赏他的,绝不食言。
牢头这才满心欢喜地走了。
杨宪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暴露了。他知道,那糊了名的考卷只有掉包才行。考生身份和祖宗三代俱写在糊名处,露不了钱万三,这把火就烧不到杨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