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奥斯曼帝国的衰亡时间 > 第74章(第1页)

第74章(第1页)

虽然阿里&iddot;利扎&iddot;埃提从未亲手杀死过亚美尼亚人,但他很显然恨不得让他们死。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一个。奥斯曼军在萨勒卡默什一败涂地,又因疾病等因素遭受了重大非战斗减员,导致他们在东线岌岌可危。一批亚美尼亚人的变节行为让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都被土耳其人唾弃。因此,青年土耳其党人开始考虑如何永久解决&ldo;亚美尼亚人问题&rdo;。

在短暂的执政生涯中,青年土耳其党人执行过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巴尔干战争后,奥斯曼帝国丧失了该地区的领土,当地大批穷困潦倒的穆斯林迁徙到帝国境内避难。由于缺乏应对这种人道危机的资源,青年土耳其党的领导层只得把成千上万名奥斯曼帝国的基督徒驱逐到希腊,以便腾出空间安置这些巴尔干难民。当时,政府有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将原先奥斯曼基督徒的房屋、田地与工作场所重新分配给巴尔干的穆斯林难民。这些&ldo;人口变迁&rdo;都按照&ldo;高门&rdo;与巴尔干列国之间签订的正式协议进行,其性质等同于一场国际认可的种族清洗。[7]

奥斯曼政府将希腊族裔逐出帝国是出于诸多方面的考虑。那不仅能空出房屋与工作场所,安置巴尔干穆斯林难民,还能借机赶走数千名无法让他们信任的国民。1914年上半年,由于爱琴海岛屿的争端不断,希腊与奥斯曼帝国之间有再战的可能,这使得奥斯曼希腊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进退维谷。自巴尔干战争后开始的这种人口变迁,为奥斯曼政府解决&ldo;希腊人问题&rdo;提供了一种国际认可的办法。

最初,两国边境人口的迁移按计划有序进行。但后来,这种迁移演变成了对帝国境内希腊人的种族驱逐。虽然我们无从知晓被驱逐的确切人数,但有70万希腊东正教徒在一战前与一战中被迫迁徙。越是深入帝国境内,驱逐工作的难度便越大,奥斯曼政府不得不依靠暴力恐吓来达到目的。安纳托利亚西部的村庄距风波不断的巴尔干地区相隔甚远,当地的希腊东正派基督村民拒不服从奥斯曼政府的驱逐令。宪兵队便将村子团团围住,对村民们拳打脚踢,并威胁要绑架当地妇女,甚至杀死拒不服从的奥斯曼希腊人。据驻奥斯曼帝国的外国领事报告称,一些村子有十几位村民被杀,这些针对基督教民的暴行令人骇然。尽管如此,驱逐奥斯曼帝国境内希腊族人的工作相对来说流血事件较少,毕竟这些被驱逐的人还有一个现成的去处‐希腊。

然而,奥斯曼亚美尼亚人的情况却大相径庭。他们分布在奥斯曼帝国的各个行省,唯一的三个聚居地‐伊斯坦布尔、奇里乞亚与高加索地区‐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高度敏感的地区。伊斯坦布尔是亚美尼亚人在帝国境内规模最大的聚居地,当时协约国入侵已迫在眉睫;奇里乞亚地区俯瞰伊斯坎德伦湾,奥斯曼政府便怀疑当地亚美尼亚人与协约国舰队勾结;而在高加索地区,一小部分亚美尼亚激进分子与俄国沆瀣一气,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令当地的所有亚美尼亚人都陷入了艰难处境。青年土耳其党人认为,奥斯曼亚美尼亚人对帝国的威胁比奥斯曼希腊人要大得多,因为一些亚美尼亚人企图通过协约国的支持,在帝国的领土上独立建国。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斯曼政府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废除1914年2月与俄国签订的《亚美尼亚改革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奥斯曼帝国最东部与俄国接壤的六个行省被重划为两个亚美尼亚自治区,受外国总督管辖。奥斯曼政府此前就反对该项改革,他们认为这是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心脏地带实行分治的前奏‐该协议企图在帝国境内建立亚美尼亚政权,并将一批规模不小的穆斯林划归俄国统治。1914年2月,奥斯曼政府被逼无奈才签订了该协议。于是,在同年12月16日撤销协议时,帝国感到如释重负。[8]

在萨勒卡默什大败后,青年土耳其党人开始考虑采用极端手段解决他们眼中的亚美尼亚人问题,消除其给奥斯曼帝国领土带来的威胁。1915年2月,&ldo;特殊组织&rdo;运营负责人巴哈丁&iddot;萨基尔博士(drbahaedd?akir)从高加索前线返回伊斯坦布尔,他同时也是联合派中央委员会成员。萨基尔带着从前方战场获得的一手资料,与手握大权的内政大臣塔拉特帕夏,以及另一位中央委员会成员穆罕穆德&iddot;纳齐姆会面。萨基尔阐述了解决&ldo;内部敌人&rdo;的必要性,称&ldo;亚美尼亚人对土耳其的敌对立场,以及他们向俄军提供的帮助&rdo;对帝国非常不利。虽然他们的会晤并无记录‐那些谋划暴行的人几乎都不会留下文字记录‐但奥斯曼政府的文件与时人的回忆录都暗示,这三位青年土耳其党官员就是策划1915年2月至5月期间土耳其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罪魁祸首。[9]

由于公开支持协约国,反对奥斯曼帝国与德国,这些命途多舛的亚美尼亚人正中敌人下怀。

格里高利斯&iddot;巴拉基昂(grigorisbalakian)是一名亚美尼亚神父。1914年,他在柏林学习神学。欧洲爆发战争时,巴拉基昂想立刻返回伊斯坦布尔,但同在柏林的其他亚美尼亚人极力劝阻他。他回忆称:&ldo;许多人建议我去高加索,加入亚美尼亚人的志愿者团体,再从那里进入土属亚美尼亚&rdo;,协助俄军入侵土耳其。然而,巴拉基昂并不想与俄国的亚美尼亚人扯上关系,他把他们看成是对东部亚美尼亚团体的威胁而非助力。但他的柏林朋友试图打消他的忧虑。&ldo;他们对民族主义着了迷,不甘愿错过这个绝佳时机,以匡正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所犯下的错误。&rdo;[10]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