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奥斯曼帝国的衰亡时间 > 第75章(第1页)

第75章(第1页)

回到伊斯坦布尔后,巴拉基昂随即向奥斯曼移民局的官员汇报,称他从柏林归来,并表示拥护德国,支持土德交好。一位海关人员被巴拉基昂的爱国宣言所打动,他劝告这位亚美尼亚神父:&ldo;埃芬迪,你那些在君士坦丁堡的同胞跟你的观点完全相反。跟他们说说,让他们别再为俄国效力了。他们对俄、法、英三国的感情和热爱已经到了俄国赢他们笑、俄国输他们哭的地步了。他们这样今后会惹来大麻烦的。&rdo;刚到伊斯坦布尔不久,巴拉基昂便亲眼看见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公开支持协约国战事,这也印证了那位海关官员的话。

协约国对达达尼尔海峡发动进攻时,亚美尼亚人毫不掩饰他们对即将脱离土耳其统治的欣喜。巴拉基昂反问道:&ldo;毕竟,威武的英法战舰不是已经在达达尼尔海峡了吗?君士坦丁堡看来岂非几日之内就要陷落?&rdo;他沮丧地看着其他亚美尼亚人每天聚在一起,期待共同见证&ldo;雄壮的英国舰队朝博斯普鲁斯海峡驶来,目的当然是解救亚美尼亚人&rdo;。巴拉基昂宣称,他的这些同胞&ldo;相信历史性的时刻已经来临,他们朝思暮想的建国梦终于要实现了&rdo;。这让奥斯曼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土耳其人面临生死劫时,却&ldo;沉浸在一片狂喜之中&rdo;。这种反差注定会导致暴力。[11]

身在奇里乞亚的塔拉特帕夏与其同僚,正在实施针对亚美尼亚团体的第一步行动。1914年12月,英国&ldo;多利斯&rdo;号对德尔特约尔至伊斯坎德伦的铁路线及线上的所有车辆发动炮击,这证实伊斯坎德伦湾周边地区极易遭受海上攻击。协约国战舰继续封锁、炮击奇里乞亚海岸线,并派间谍上岸活动。亚美尼亚激进分子疑似在协助这些外国特务,在奥斯曼军弹尽粮绝之时还向特务提供军队规模等情报。战争大臣恩维尔帕夏一直在关注事态的发展,忧心忡忡。他向德国陆军元帅保罗&iddot;冯&iddot;兴登堡透露:&ldo;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敌军还未发现我们(在奇里乞亚)的兵力薄弱。&rdo;由于无法扩充当地奥斯曼军的规模,恩维尔与塔拉特选择强制迁移他们无法信任的亚美尼亚团体。[12]

1915年2月,奥斯曼政府开始将亚美尼亚人从德尔特约尔与亚历山大勒塔(alexandretta,土耳其名为伊斯坎德伦)驱逐至阿达纳地区。他们按照与希腊的人口交换模式,把穆斯林难民安置在亚美尼亚人被强制清空的土地上。这种驱逐使土耳其减轻在伊斯坎德伦湾的担忧,却罔顾颠沛流离的亚美尼亚人的福祉,致其只得靠阿达纳地区的教友接济度日。奥斯曼政府如此的漠视行为令他们回想起此前的大屠杀,使得安纳托利亚东部的亚美尼亚团体惴惴不安。[13]

德尔特约尔东北方约65英里处有个泽伊顿村,那里的激进分子策划发动起义,以阻挠奥斯曼政府的第一批驱逐行动。2月中旬,一群亚美尼亚起义者从泽伊顿赶赴梯弗里斯(第比利斯的旧称,今属格鲁吉亚),以寻求俄国人的武力支援。他们宣称有15万人已准备揭竿起义,反抗奥斯曼政府。许多亚美尼亚人还错误地认为,只要叛乱成规模,协约国也许便能出手维护亚美尼亚人。然而,俄国人无法给他们武器,更别提派遣部队前往距边境如此遥远的奇里乞亚,去帮助那里的亚美尼亚人了。[14]

2月末,泽伊顿的亚美尼亚显贵坐立难安,他们向奥斯曼当局报告称,一群激进分子正在策划谋反。这些基督教领导人期望通过这种表忠心的方式,以防亚美尼亚群体受到攻击。然而,他们的告发最终只换来了亚美尼亚人最害怕的报复行为。奥斯曼士兵赶到泽伊顿大肆逮捕群众,许多年轻人逃到农村避难,并在那里加入了亚美尼亚起义组织,后者规模越来越大。他们与逃兵一起,准备对抗奥斯曼政府。

3月9日,一支亚美尼亚武装在泽伊顿附近伏击奥斯曼宪兵队,打死一些宪兵(报道从6人到15人不等),还抢光他们的武器与钱。结果,奥斯曼政府以此为契机,决心彻底驱逐泽伊顿的亚美尼亚人。奥斯曼士兵封锁该地区,并逮捕当地的亚美尼亚显贵。4月至7月,泽伊顿的所有亚美尼亚人都被驱逐到安纳托利亚的中部小镇科尼亚,穆斯林移民占据了他们原来的家。这些人身无分文,一路上又鲜有食物或保护,科尼亚有7000多名亚美尼亚人无家可归。那年夏天约1500人死于饥饿与疾病。之后,这些泽伊顿亚美尼亚人又被二次驱逐,赶往叙利亚。[15]

1915年4月,协约国在达达尼尔登陆的前夕,塔拉特帕夏及其同僚将重心从奇里乞亚转至伊斯坦布尔。他们计划褫夺亚美尼亚团体的政治与文化领导权,防止未来协约国入侵首都后,这些亚美尼亚显要与入侵者串通一气。4月24日晚,土耳其警察按照亚美尼亚人协助制定的黑名单,逮捕了240名亚美尼亚重要人士,其中包括政客、记者、亚美尼亚民族党派成员、教授,以及宗教权威人物。由于行动时已是深夜,许多被捕者抵达监狱时仍穿着睡衣。

亚美尼亚神父格里高利斯&iddot;巴拉基昂就是当晚被捕的。他与其他被捕者一样,被这些突如其来的警察给惊呆了。他们带他下楼,坐上了等在街边的一辆&ldo;血红色大巴&rdo;。巴拉基昂与其余8位伙伴一起被送上渡轮,从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区到了欧洲区。他后来回忆称:&ldo;那一晚我们嗅到了死亡的气息。大海波涛汹涌,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rdo;巴拉基昂一行人被押入中央监狱,在那里他见到了其他被关押的亚美尼亚人。&ldo;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革命领袖与政治领导、公众人物、无党派甚至反党派的知识分子。&rdo;当晚,大巴源源不断地运来一批批被捕人士,这些人&ldo;精神上饱受折磨,对未知充满了恐惧,亟需抚慰&rdo;。第二天,远处隐约传来协约国炮弹的轰炸声,他们正在掩护加里波利的登陆行动。听着那些滚滚如雷的不祥之声,这群被关押的亚美尼亚人不知自己是末日来临,还是自由在望。[16]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