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您怎么能这么想?&rdo;郑婵急切地说,&ldo;什么不够聪明,这是谁说的话?&rdo;
&ldo;还能有谁?我一直守着这个秘密,没告诉过任何人,这是我自己想到的。我知道很多方面我不如旁人,你不需要连我都骗,好听的话也没法让我变聪明一点。&rdo;沈朝元呵呵干笑了两声,&ldo;就是这么回事,你觉得我不可能理解你的话,所以你干脆替我做主,而我则由始至终什么都不需要知道,只需要不打扰你就可以了。&rdo;
对于这句质询,郑婵无法否认,也无法反驳。
&ldo;但我还是很想知道,你到底想做什么?我能猜到这些,够不够让你信任了?&rdo;沈朝元道。
郑婵怔忪地望着沈朝元,半晌失语。
她突然发现,她一直想要保护的小主人竟然已经变得如此敏锐。事情有点脱离了她的掌控,就像是十几年前一样。郑婵无措地望着她,不知该如何是好,甚至不知该说什么。
&ldo;回答我。&rdo;沈朝元催促道。
这也是一句提醒,让郑婵有了回答的突破口。
&ldo;奴婢去太医院让他们开药,开的是补血的方子。&rdo;
这事沈朝元已经问到,但她没有再打算郑婵的话,点点头,让她继续说。
&ldo;补血是为了让您气血活动,如果您提前来了月事,那就没事了。&rdo;
&ldo;如果没有呢?&rdo;
&ldo;奴婢也在想办法找大夫,这段时间可以腾出来为您调养身体。&rdo;郑婵道。
她依旧认为,沈朝元迟迟不来月事,一定是在丰城过得不好,所以才会让太医院开补药。
沈朝元又问:&ldo;为什么要找大夫?&rdo;
明明太医院里有那么多太医,不是说厉害的大夫才能进宫做太医吗?
郑婵低声道:&ldo;月事的事,总不能问那些太医呀。&rdo;
沈朝元没再问为什么了,跳过,&ldo;那总有女医官吧?&rdo;
&ldo;太少了。石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晋国的病例本来就不多,偏偏这又不是小病,很棘手,不能让没经验的人来帮您治。太医院里的女医官本来就不多,她们最多知道如何调养妇人的身体,多是学的接生等工作,或是教人如何养育小孩,对于石女这样的病,她们了解得也不多。&rdo;郑婵回答得很详细,她也想过求助于太医院,而世子妃则给了同样的回答。
不过,郑婵未曾放弃,&ldo;奴婢想在民间搜罗一些经手过这种病例的大夫,等找到她们,再带回来给您诊断。&rdo;
&ldo;这种事有必要隐瞒吗?只不过是看病罢了,连我也要瞒住?非得私下做?&rdo;沈朝元道。
为什么不能请世子妃向棠国的太医院求助呢?
棠国比晋国大得多,能人异士更多,国手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夫,帮不上忙吗?
郑婵苦恼地说:&ldo;这种事有越多人知道越不好。&rdo;
&ldo;为什么?&rdo;
&ldo;我们能管好晋国的太医,却管不到棠国的人。如果他们不小心透露出风声,这对您的声誉可是有很大的打击,一旦让人疑心您是石女,就算您治愈了,别人也不敢冒险,这可能会影响您的婚事。&rdo;
&ldo;就这点事?&rdo;沈朝元撇撇嘴,&ldo;但我不在乎婚事。&rdo;
&ldo;您别说傻话,您迟早要出嫁的,世子妃早就打算给您物色了。&rdo;郑婵忙说。
沈朝元紧张起来,&ldo;什么?可我不是已经让你告诉她我打算要守孝?&rdo;
守孝三年,这规矩不是谁都知道?
&ldo;但他们已经过世多年了,您虽然是刚刚回来,但如果真的逼迫您守孝三年,谁都会说是大人苛责。何况您已经守孝一年多了,这足以表现您的孝顺。您已经快要十七岁,如果再不尽早解决婚事,以后可就都剩下些有问题的男人了。&rdo;要么是品德不好,要么是名声极差,就算过得去也都是二婚三婚来找续弦的,家里小妾成群,儿女无数,郑婵并不希望自家小主人沦落到那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