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已无法继续待下去了,唯一的空地,那片作为校场的宽阔处,早已被八旗武官带着亲兵占据,多数八旗兵马,只得向城外散去,谁也不想变成一只烤猪。而那片校场,很快便被炮台上的炮手们发现,旋即成为众多实心弹丸的攻击目标。
失去了建制的八旗官兵,纷乱着冲向壕沟,试图逃命,但这只能成为一羽箭、枪弹下的目标,尸体,再次沿着壕沟延伸着
这种类似自寻死路的冲击,很快便停止了,八旗官兵退了回去,但还是无法进城,那已经不能算成城了。在沈阳城墙坍塌的乱石附近,大群列队的八旗兵再次遭到火炮攻击,不久,沿着沈阳城墙外围,出现了一片彼此散乱分布的环形,彼此相距甚远,这是唯一不会遭来炮火的队形。
随后,八旗兵在彼此高喊着的命令下,开始再次向壕沟发起进攻,可惜,徒然送命而已。待到入夜,战事稍息。不过,壕沟处彻夜燃起的篝火,令八旗兵们也没有鼓起勇气来夜袭,经过数次冲击,谁都清楚,只有在城墙根儿一带,才算是稍稍安全的反问。
次日,开始有八旗兵集体归降。大群的八旗兵跪着爬向壕沟,大张着双臂,并在壕沟外侧叫喊着。这情形很快报道苏翎处,不久,那些归降的八旗兵被一个个的叫下壕沟,然后才被吊到对面捆绑起来。
在壕沟处到处都可见到这幅场景,不过短短的一日间,便有三千人被捆在壕沟一侧,看守这些人的差事,被交给胡秋青与蒙古喀尔喀部的喀什克图的两千蒙古骑兵。那三千八旗兵很快便带离,在离壕沟五里处,被全部斩杀。
战事,不过是一日日的重复而已。
三月初一,沈阳城内外一片寂静,没有炮声,没有呐喊,除了遍野的尸首外,在未看到一个活动的人影。苏翎这几日已经查看了很久,这样的寂静,已经是第二日了,谁也不清楚沈阳城内到底还有多少八旗兵满。苏翎询问赵毅成,得知斩杀的八旗官兵已有一万两千四百二十九人,略略估算了一下,这才下令,赵毅成的哨探骑兵,被允许向沈阳城内搜索而进。
午时三刻,哨探回报,活捉八旗旗主及其护卫,共计三百二十三人;除此之外,再无活口。
第一卷辽东轶事‐第四卷铁骑夺金
第八十八章斩草除根
启二年三月初一,未时正,辽东总兵官苏翎率领一:在沈阳城南门。当然,这沈阳城南门已是名不符实,不过是&ldo;旧称&rdo;罢了。
是日,风轻云淡,红日高悬,若不是风里总带着些血腥气,真算是难得的好天气。那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骑着匹性子温顺的老马,默默无声地跟在苏翎身后,待进了壕沟那壕沟已经被填平了好长一段,便不时地仰头望着天上云朵,嘴里念念有词,不过,却是谁也听不到在说着什么。
苏翎走在最前面,也对今日的天气有些感概。这天启二年三月初一,必定要被写入史册的,只是不知自己会被描述成什么样子。得到赵毅成哨探游骑的禀报,那龟缩在沈阳城内的八旗旗主以及一众武官、护卫被尽数活捉,这便意味着,那所谓的后金国、&ldo;建奴&rdo;等等令朝廷大失脸面且不得不耗银数千万的麻烦,就在这一日,被彻底解决了。
作为这一仗的主官,征夷大将军、辽东总兵官苏翎的名字自然会名扬天下,不仅朝廷必定会有嘉奖,且作武官,这平定辽东的战功,也会令苏翎从此成为与昔日李成梁齐名,甚至还会远远超出。自古武将马上成名,那是血上浮出来的功名,只是不知这一回,苏翎的出现,会不会让朝廷对武官的地位,换一种看法。当然,朝廷上的文官老爷们,或许要对如何嘉奖苏翎费一番心思。苏翎明白,这随后的麻烦,也会接踵而来。
不过,苏翎望着天空中的白云朵朵,倒是没想得太远,带着血腥气的风,令其惦记着春耕地安排。已经三月初一,这辽东的春季虽然来得晚,可也该准备准备了,这一仗,可就是赶着节气而定的。当然,此时惦记着这个,倒不是时候了。
苏翎略略一笑,稍稍放缓了步子,见前面有一队正在处置满地尸首的士兵停下列队,便索性停下,摆了摆手,吩咐那队长不必停下,继续干活。那队长便小声催促着属下,赶紧散去。这样的小队,足有数百个之多,散布在壕沟之内,都在忙着处置那上万具尸体。好在这几日天气虽好,却依旧寒着,那些尸首倒也没引起疫病。按苏翎发布的命令,这些尸首都将被焚烧掉,那圈壕沟倒刚好派上用场,此时已经有数十处冒起了浓烟。
这一仗,沈阳城内外总计有数万人死亡,除了被活捉地那三百二十三人,当真是没有一个活口,就连百姓也没有剩下一个喘气的。这个结果,不必公布什么统计数字,苏翎所部官兵可是人人皆知。这后来引起什么样地传说,此时不必猜测,只是在一种官兵眼中,苏翎的形象,可是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歼敌数万,己方无一阵亡。这个结果,到哪儿找去?即便明知占着优势,却当真做到没有死一个己方士卒的,唯有苏翎一人而已。这种事实,可在传说之中也没听到过。当然,伤的,也有不少,病患、流失、还有一部分是自己不小心扭了脚、摔破了头的,这些加起来,可也有上千人。但,偏偏是没有一个会致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