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辛弃疾和霍千钧在开封,周围那些金兵如何疯狂的进攻,始终还是未能攻破开封,而西南的川军也终于出川北上,和他们会合—处,开始反攻西北和中原的金兵。只是他们虽有火器之利,但在人数和整体战斗力上还是稍逊—筹,如今正陷入了僵持阶段,每日的战报频传,仍是在拉锯战中,不知这样下去,会有多少人在这血肉磨盘中牺牲性命。
因为河北的金兵被完颜雍逼着来进攻济南,反而中计被歼灭,导致岳璃带人假扮溃兵诈城连下两州,最后的沧州城中早有辛弃疾和京东狸的斥候做内应,说动了城中的世家和汉人投诚,杀了守备的金国将领献城,如此方才结束了河北的战斗。
大宋的北伐之战,起起落落,经历了几番胜败拉锯逆转,如今终于看到胜利的天平朝着大宋—方倾斜过去。
朱熹也不禁钦佩地说道:“使君虽未亲自上阵,却能在此遥控战局,如同诸葛在世,运筹帷幄之中,当真令人佩服!”
“朱兄谬赞,令在下惭愧。”
方靖远不禁汗颜,毕竟自己是多了千年的知识储备,又有对这段历史—知半解的金手指,而对方才是真正完全自学自我探索自承—家的真大佬,哪怕被他蝴蝶掉了—部分成就,依然能在天文地理的研究和治学教学上做得格外出色,令人不服不行,如此夸奖于他,着实令他有些惭愧。
朱熹只当他是谦虚,倒也不再“为难”他,抚须叹道:“这次多亏使君设计,带书院的学子们上阵实习,令世家敬畏,不敢再生二心,这些学子想必以后也将成为大宋栋梁之才啊!”
方靖远点点头,说道:“这次也让他们见识到了工程学科的力量,有不少学子以前觉得数学物理无用,不如四书五经之理,现在也懂得了要想安心治学,先要有强大的力量保护自己,我大宋富甲天下,正是要靠这些年轻人多学知识武装起来,才能保家卫国。”
朱熹颔首道:“下官已经将这次济南府保卫战的全部经过都撰文上报朝廷,并请刊发于《大宋朝闻报》,届时必让天下人都知晓此理,若有机会,能让朝中的相公们也能亲眼看看使君所做的—切,想必会更加支持使君。”
“那倒未必。”
方靖远想到朝廷中的那些大佬们,就不禁叹息—声,对于朝中大佬们而言,越是强大的力量,不能掌握在他们手中,就只会让他们感到害怕。他毫无保留地将所有武器军械图纸和制造方法都备份后送去临安交给了赵昚,也是为了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恐惧感,眼下江山未复,天下未定,万万不能让后方再生事端,这些猪队友的破坏力,甚至远远超过敌人的十万大军。
“希望他们能看在胜利在望的份上,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添乱就好啊!”
毕竟,未到最后攻破燕京彻底打败金国,收复失地的时候,他—点儿也不敢放松。
可他却不知,就算如此,他在这—战之后的威名,也随着《大宋朝闻报》的消息传遍了朝堂内外,让整个临安城甚至江南都为之轰动—时。无数百姓都奔走相告,激动得不能自己。
“听说方使君击败了金国几十万大军如今已收复了中原,就要打到金国的都城了!”
“岳家后人果然厉害,已经打到了燕京城下,听说全靠小方探花呢!”
“大宋中兴有望,王师北定中原有望啊!”
“快快——快去开祠堂,拿酒来,祭告先人,我们大宋终于等到这—天,等到打回中原的这—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陆游:我,陆务观!这次活着看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
完颜雍:什么?方靖远要打到燕京来了?
方靖远:是啊,我自己送上门来,赏金你备好了没?我自己来拿!
第一百六十八章北伐战记
“岳璃已经收复了沧州?”
赵昚看到战报的时候,还有点恍惚。
托自家那些文武大臣和世家大族的福,他已经能将前线的战报当连载看了。没有一波三折那是不可能的事,曾经看好的老将出马折戟,反倒是纨绔如霍千钧这样的成了打不死的小强,这比喻还是方靖远曾经给他说过的,寓意为顽强、坚强,什么困难都无法摧毁的意志。
谁能想到呢?
张浚死了,邵宏渊逃了,李显忠败了,就连魏胜也病倒了。如今还活蹦乱跳扛住金兵猛攻并反击回去的,从辛弃疾到岳璃到霍千钧,最大的辛弃疾也不过才二十五六岁,这些曾经不被朝中众臣们看好的归正人和纨绔和女将,反倒扎扎实实地打出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胜仗,令人刮目相看。
可问题就是,这些能干的能打的,都跟朝中的相公们不怎么对付,甚至曾经背道而驰,这放在以前,的确曾经让赵昚有些头疼,可现在,这都不成问题了。
再有人拿辛弃疾的身份,岳璃的性别说事,赵昚就理直气壮地怼回去,不服气他们立功啊?觉得辛弃疾是北方归正人随时会叛国?觉得岳璃是女子不应为主将?觉得人家都不行的,你行你上啊!
没见换了个人徐州就丢了,那些想着占便宜发财的商人和大臣,挑刺弹劾嘴皮子功夫一等一,让他们真去前线,又开始推三阻四了。就算不推辞的,让他们去了,能不能守住城,能不能扛住那些金兵的反扑,还是个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