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古代大儒 > 第245章(第2页)

第245章(第2页)

门人,但叶适在《祭郑景望龙图文》中说:&ldo;某之与公,长幼分殊;登门晚矣,承

教则疏。&rdo;(同上卷28)他说自己确曾问学于郑门,但时间很短,所学无多。但他

确也接受了郑的思想,他说:&ldo;郑景望及薛士龙、陈君举擅一世臧否,号为方峻&rdo;,

&ldo;今天下学者,皆出其后也。&rdo;(《水心文集》卷21《郑景元墓志铭》)从叶适一

生的性格上看,也是&ldo;擅一世臧否&rdo;的杰出人物。然而,叶适同薛陈二师的关系却

是十分密切的,他14岁时,就在瑞安的林家与陈傅良相见,从此便开始了他们的师

生生活。第三年,他又去婺州拜访薛季宣,此后不断用书信往来的方式研讨学问,

特别是叶、薛二人交往时间最长。叶适在其给陈傅良的墓志铭中说:&ldo;余亦陪公游

四十,教余勤矣。&rdo;(《水心文集》卷16)总之,叶适作为永嘉事功学派集大成者,

主要是在薛季宣、陈傅良等人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他在学术上所以有

那样突出的成就和贡献,更重要的是由于他自己不懈努力对真理的追求和敢于向权

威学说挑战的坚强性格,在对理学和心学的批判中,在提倡事功之学的研究中,不

仅表现为当时的进步思想家,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思想借鉴。对于

他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我们应当用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论。

(李刚兴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iddot;叶适传》

2.《宋元学案&iddot;水心学案》

3.叶适《习学记言》

4.叶适《水心别集》

5.叶适《水心文集》

6.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第14章

7.朱熹《朱子语类》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回目录

鹤山耆儒魏了翁

(1178‐1237)

魏了翁是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贡献,是经过

他的努力倡导,使理学在遭受&ldo;伪学之禁&rdo;以后,取得了正统地位,成为在封建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